分享到: | 更多 |
利用新经济释放经济新动能,必须是全方位、多层次、各领域的,包括一、二、三产业,包括互联网,也包括传统产业,包括服务业,也包括农业等。只要市场仍然具有巨大潜力的,都可以与新经济联系在一起。
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产能要去,但大量职工的饭碗不能丢,争取让他们拿上新饭碗。他强调,传统动能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减弱是规律,需要新动能的异军突起,新动能和传统动能提升改造结合起来,还可以形成混合动能。新动能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可以更大力度的推动去产能。
说到去产能,就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员工下岗的问题。因为,所谓去产能,就是把过剩的产能压缩掉。一方面,压减相同产能中的低效率、低水平、低质量、高消耗产能,从而减少供给侧的供应,提高供给侧供应的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就是将已经名存实亡,但依然在消耗和占用资源的僵尸企业清理掉,把资源配置到效率更高、利用率更强的领域,从而有效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水平。但是,不管哪种方式,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员工下岗的现象。特别是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更可能会出现员工集体下岗潮。
因此,就去产能本身来说,员工下岗是必然的。关键在于,在去产能过程中,能否在其他方面找到新的就业岗位,释放新的就业空间,从而为去产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去产能工作的阻力就会越来越大,效率越来越低。
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经济新动能,将是去产能工作能否顺利推进最为重要的支撑。如果在培育和创造经济新动能方面能够迈出坚实的步伐,能够释放出一定的就业动能,创造出一定的就业空间,那么,去产能工作的阻力就会大大减轻,去产能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一定程度上,经济新动能的释放效率与水平,将直接决定去产能的效率与水平,决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率与水平。
新经济是释放经济新动能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谈到新经济,很多人就自然而然地将其归纳到互联网,认为新经济就是互联网经济。如果这样,新经济就会误入歧途。互联网经济确实是新经济,但是,新经济绝不只是互联网经济。无论哪个产业,无论哪个行业,包括传统制造业,都有新经济元素。所不同的是,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新经济元素有所不同,有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
这就意味着,利用新经济释放经济新动能,必须是全方位、多层次、各领域的,包括一、二、三产业,包括互联网,也包括传统产业,包括服务业,也包括农业等。只要市场仍然具有巨大潜力的,都可以与新经济联系在一起。必须看到,如果适应市场的能力强,传统经济也能释放出现代动力来。因此,要发展新经济,就必须对新经济的概念和内涵有充分的认识,从而为释放经济新动能打下坚实基础。一旦新经济的新动能得到释放了,对去产能工作的积极作用也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了,去产能的力度就可能大得多、步伐也快得多。
释放经济新动能,还要紧紧抓住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和转型。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不只是产能过剩问题,还有结构不合理、供给侧质量和效率不高、供应的产品与需求不对称等方面的问题。自然,也就与传统产业不适应市场发展要求、不适应消费需求变化有关。如果传统产业不升级改造,就算去产能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过剩的产能被有效压缩,供给侧的供应不符合市场需求,也难以达到供求平衡、供需协调的目的。所以,必须加大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力度,把传统产业与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传统产业打造成新兴产业、注入新经济元素。
经济新动能的释放,能够为去产能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和环境支持,但是,经济新动能又如何释放呢?新经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又需要提供什么样的条件呢?
政策引导是最主要的方面之一,没有良好的政策导向,经济新动能不可能得到释放。通过政策引导,把企业和投资者引导到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产业升级的方向上来。在此基础上,政府能够提供怎样的服务,政府行为是否有利于企业和居民的创业创新,是否有利于发展实体经济,是否有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等等,这一切,都是政府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如果政府行为依然停留于目前的对企业管卡压,那经济新动能就不可能得到释放,去产能也就更多的会停留于喊口号,或者引发员工下岗潮等社会性矛盾和问题。
长期以来,政府行为总体上与企业存在比较大的对立,对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产生了阻力,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市场化机制。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对经济转型,政府应该对其行为作出规范与约束,并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要求,理顺与企业的关系,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创造环境,为企业提供服务,而不应成为市场的掌管者。只有这样,去产能工作才能取得突破,经济新动能也才能得到充分释放,中国经济也才能步入新的发展平台。
中华工商时报:警惕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2009-09-23 |
中华工商时报:警惕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2009-09-23 |
人民日报:守护人民政党的生命线2013-10-14 |
人民日报:守护人民政党的生命线2013-12-31 |
事业合同制长征第一步2014-07-01 |
中工时评:让职工真正享有劳动经济权益话语权2014-12-24 |
2016,民生福祉如何再增进2015-12-29 |
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全面小康热点面...2016-02-04 |
对就业“供给端”进行市场化改革2016-03-01 |
中工时评:多筹并举做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2016-03-0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