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坚持“五化”并举 推进治理现代化
——四论深入学习贯彻2016年全国环保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m.auribault.com 2016-01-21 来源: 中国环境报
分享到: 更多

  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2016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当前,在经济新常态下,环保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创新工作思路,深入研究运用新的方式破解难题。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是转变环境管理方式、提高环保工作质量的基本要求和前提保障,也是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的有力武器。聚焦全面小康目标要求,全力打好补齐环保短板攻坚战,就要坚持“五化”并举,不断提升管理质量和效能。

  坚持系统化,注重生态保护的整体性。一个区域内生态系统存在问题,除了自然本质、历史因素和发展方式粗放等原因之外,很重要的是长期对生态保护和修复碎片化,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生态系统本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充分考虑生态系统同一链条内和不同链条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需要打破要素、部门、区域限制,统筹好部分与全局、个体与群体、当前与长远之间关系,整体规划,提高保护的成效。

  坚持科学化,提高环境治理的针对性。环境保护专业性、科学性强,涉及面广,必须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去对待,不能搞大水漫灌,成本高效果还不好。环境治理要遵循科学的方法,把基础理论弄明白,把基本思路捋清楚,懂得为什么治、治什么、怎么治;要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要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对症下药的治理手段,精准治污;要加强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推动形成改善环境质量的整体效果,从而推动环保事业科学发展。

  坚持法治化,确保宏观政策的有效性。解决环境问题,除了依靠伦理道德约束,还必须依靠环境法治强制。当前,环境保护的许多问题需要宏观政策来解决,而保持宏观政策有效性的基础是法治化。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一直受到“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环保执法难”困扰,迫切需要加快法治化建设,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需要通过环境法律的完善和执行,使守法常态化;让环境违法行为受到应有处罚,促进建立公平规范的市场竞争秩序。

  坚持精细化,改变环境管理的粗放性。大事必作于细。事实证明,凡是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的地方,在实践中都较好地贯彻了精细化理念。精细化强调操作上细针密缕、效果上精益求精。事实上,社会治理的很多工作,都需要认真践行精细化理念,从而改变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模式。推进环境管理精细化,要建立布局合理、覆盖全面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并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网络设置;探索和推行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形成系统完整、权责清晰、监管有效的管理格局;分流域、分区域、分行业确定重点任务和年度目标,分区分类管控、分级分项施策。

  坚持信息化,实现环保基础支撑的先进性。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运用,已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这些信息化手段以问题为导向,可以帮助我们更广泛应用数据,提供基础支撑,寻求优化方案,给管理带来质变。在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要切实加强信息化等手段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建立统一的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控、环境执法、环评管理、信息公开等平台,推动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应用信息化手段为环保工作服务,从而提升环境管理效能,保障环保工作既科学又高效。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环保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让我们紧紧扭住改善环境质量这个核心,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坚持“五化”并举,脚踏实地推进,努力取得新突破,以实现“十三五”环境保护的良好开局。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