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长沙晚报:“闻寒而动”提升城市人居价值
//m.auribault.com2013-11-25来源: 长沙晚报
分享到:更多

    昨天是二十四节气的小雪,最低气温一下降到5℃。走在街头,仍有流浪人员蜷缩在不同的角落。就在小雪的这一天,洛阳市救助站除了依托公交车等方面宣传救助外,更是联动了公安等部门参与,以保证流浪人员群体得到及时救助。市救助站还每天出动三台车上街流动,车上准备有棉衣、棉被、方便面、火腿肠、饼干、水等物资,如遇特殊情况,实施现场救助。街头救助劝导服务队由15名人员组成,负责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劝导、帮救等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救助。卫生部门则要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急救工作。(11月23日《大河报》)

    无家可归的异乡人、流浪汉、乞讨人员,是社会弱势群体,也是社会的有效构成,是享有生命权、发展权、平等尊严的社会主体,一个平等、公正、文明度高的社会,也应该重视他们的发展和生活需要。充分关心弱势群体,才是对公共服务、公共温情最好的落实。

    所以,洛阳市充分播撒这种公共关怀,没有因为这些群体的卑微、寒酸而放弃对他们的救助,没有因为他们脏而放弃对他们的全城寻找,就像亲人一样,担心他们会被冻病、冻僵、受到伤害。救寒行动虽然不够轰轰烈烈,却将对每一位公民尤其是卑微者的尊严,放在了心上,让市民、旁观者倍感欣慰:对每个人的关心尤其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做到了这种主动、自觉程度,让希望、尊严、相互体恤送到每个人的心间。

    正如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秦红岭教授所言:“一切为了人的美好生活,这是城市规划最根本的伦理追求。”引申开来,一座城市的公共形象、竞争力,虽然需要物质化的硬件、辉煌的公共设施来支撑,但也离不开充满温情和关心的公共制度。毕竟,“公共硬件”属于城市框架,而温情和制度则是城市精神的脉动。城市的本质终究是一个由无数生命体组成的有血肉、有思想、有感情的生存空间,而非简单的高楼大厦和冰冷的城市框架,构筑了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温情互补的城市,才是有灵魂的城市,才能让城市得到自然成长。“闻寒而动”无疑为洛阳增加了这种人文含量,释放出更多的人情味、人居价值,公众和投资者显然更喜欢这种“带有体温的城市”。这就是著名城市社会学家桑内特的名言,“具有人情味的城市才是真正的文明城市”。 才是对城市精神和竞争力的最好完善。

    还是要批评某些城市,每年冬天,总还是有流浪汉被冻死的新闻,这种新闻刺伤了人们的眼球、加剧心灵的枯萎,更会让公共政策蒙羞。这些地方的“闻寒而动”机制建设,显然还没有达到常态化、制度化和迅捷化的程度,应该得到及时纠正。

    寒流无情,政府有爱;天气冷了,政策有暖。当下,寒冷和降温将要大面积到来,我们应多学学洛阳的做法,查漏补缺,闻寒而动,为更多弱势群体送上饱满的爱心,让这个冬天充满春天般的温暖。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