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音乐会
田东江
//m.auribault.com2018-01-02来源: 南方日报
分享到:更多

  每逢新年临近,各种层次的新年音乐会都会登台亮相。我对音乐完全是门外汉,去年元旦也在广州大剧院听了英国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与瓦西里·辛奈斯基新年音乐会。因为没有听到熟悉的旋律,每奏一曲又只是干巴巴的曲目名称而没有任何介绍,听得也就不明所以。电视剧《空镜子》里,“姜武”在这种情况下呼呼大睡,令“陶虹”很难堪。本人倒是还不至于,但思绪也不在现实而飞到了从前。

  从前应该也是有音乐会的吧。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套战国编钟,总共60多件,沉睡地下两千多年被唤醒并全部组装完成之后便演奏了一场音乐会,更不要说当年了。那场音乐会举办于1979年8月,以《东方红》开场,中有《楚商》《友谊地久天长》、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欢乐颂》等,最后用《国际歌》收尾。古今中外皆可,足证这套编钟在战国时代完全可以胜任一台音乐会。与今日交响乐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管弦乐曲所不同的是,奏出优美旋律的全套64件曾侯乙编钟,没有弦乐和管乐,全部是青铜打击乐,但是十二律俱全。钟磬铭文中有大量乐理乐律铭文,为后来的《吕氏春秋》印证了不少。曾侯乙编钟的成就,代表了我国古代音律科学的发达程度。在此之前,自然先有端倪。据说是孔子手订的《诗》中,出现的乐器就有20多种,属于土石制品的有缶、埙,属于金属制品的有钟、镛,属于竹制品的有笙、箫,属于综合制品的有琴、瑟、鼓、贲,等等。由此可知西周时人制作与使用乐器的手段,便已经十分发达。

  如今的新年音乐会只是音乐会的一个时间节点,其功能显然在于陶冶人们的性情,普通人群得以参与,从前的也有这方面的功能,但更偏重在于实用,大抵用于宴会、祭祀等等,参与者因而往往限于帝王将相、各级官员。在陶冶性情方面,《荀子》是这么说的:“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所以,先王制乐在于借之“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当然了,在荀子看来,音乐也如一面硬币的两面,所谓“姚冶之容,郑、卫之音,使人之心淫;绅端章甫,无《韶》歌《武》,使人之心庄”。改革开放之初,海峡彼岸邓丽君的歌曲在此岸被指为“靡靡之音”,指斥者大抵正有“郑声淫”的考虑。

  唐朝一定有很多音乐会。玄宗也许要算是皇帝音乐家,“梨园弟子”的称谓就是从他那儿来的。《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此外,“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梨园法部,更置小部音声三十余人”。这里的“坐部伎”,对应的是“立部伎”。顾名思义,“堂下立奏,谓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谓之坐部伎”,这也是玄宗的发明。二者的区别还在于,“不可教者隶立部,又不可教者,乃习雅乐”。玄宗应该是个音乐全才,演奏中但“声有误者”而“必觉而正”,表明他具有乐团指挥的耳朵。他还擅长作曲,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就不用说了,“民间以帝自潞州还京师,举兵夜半诛韦皇后,制《夜半乐》《还京乐》二曲。帝又作《文成曲》,与《小破阵乐》更奏之”。杨贵妃生日,其幸骊山,“命小部张乐长生殿,因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方进荔枝,因名曰《荔枝香》”。玄宗又好敲击羯鼓,以为羯鼓乃“八音之领袖,诸乐不可方也”,什么乐器也比不了。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禄山、史思明的战鼓,直接击碎了玄宗的羯鼓。此前,唐太宗曾谓侍臣曰:“古者圣人沿情以作乐,国之兴衰,未必由此。”但御史大夫杜淹马上举例表示并不认同:“陈将亡也。有《玉树后庭花》,齐将亡也,有《伴侣曲》,闻者悲泣,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以是观之,亦乐之所起。”杜淹的观点并不新,《礼记》中早就说了:“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正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正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正通矣。”太宗坚持认为,那是就结果而反推其事所导致:“夫声之所感,各因人之哀乐。将亡之政,其民苦,故闻以悲。今《玉树》《伴侣》之曲尚存,为公奏之,知必不悲。”后来,他又重申了自己的观点:“朕闻人和则乐和,隋末丧乱,虽改音律而乐不和。若百姓安乐,金石自谐矣。”魏徵也认为:“乐在人和,不在音也。”唐朝到玄宗的时候虽未亡国,但他过分沉迷其中,导致国家由盛及衰却是不争的事实。

  新年音乐会自在我们这里流行之后,各国或各地的各种乐团便目不暇接了。但在中国演奏音乐会,还是应该接下地气。当年,理查德·克莱德曼以一曲《太阳最红》,把全场观众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了。印象中此后他在中国演出,总要和观众“共鸣”一下,《浏阳河》《我爱北京天安门》等都曾从他的琴键中流淌出来。相信观众中真正懂得音乐的极少,作为音乐场所,不能满足于把乐团拉来了事,还得多做些普及文章,让观众有所收益离去,而不只是单纯地看个稀奇。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