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冰雪之中见韬谋
崔海旭
//m.auribault.com 2017-12-15 来源: 解放军报
分享到: 更多

  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刚刚过去,在不少地方,已迎来入冬的第一场雪。

  关于冰雪的咏叹,千百年来数不胜数。冰雪,也被人们寄寓了丰富的意义。在君子看来,冰雪“厉清操”;对少年来说,冰雪“照青春”。而对于征战沙场的将士来讲,冰雪意味着更多:可以“映肝胆”,可以“弄精神”,也可以“见韬谋”。

  古今中外著名的军事将领,无不将“天时”纳入运筹谋划,把“冰天雪地”当成宏施韬略、密展谋猷的舞台。明代刘伯温的《百战奇略》,就专门设有“雪战篇”。对历史上那些“雪中亮剑”的经典战例,不妨作一回顾。

  不畏严寒,善于奇袭,就可能在战场上制造于我有利的态势。三国时期,曹魏出兵伐吴。当时天气寒冷,大雪突降,吴国将领丁奉让官兵脱掉盔甲、丢掉长枪,只带短刀轻装上阵,对敌进行突袭。对此,魏军缺乏心理准备,而自身穿戴厚重,限制了行动速度,最终被吴军杀溃。这就是“丁奉雪中奋短兵”的典故。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只要具备“善假于物”的智慧,冰雪也可以成为“路”和“桥”。《旧唐书》记载,唐与吐蕃在青海发生战争期间,辽阔的青海湖原本是唐军防御吐蕃进攻的天然屏障。孰料,隆冬时节青海湖封冻,吐蕃军队履冰而至,反而把这道“屏障”变成了突袭的通道。为此,唐军的将领哥舒翰在青海湖中的海心山筑城,名曰“应龙城”,用以牵制吐蕃军,才使吐蕃“不敢近青海”。

  甚至有时,冰雪本身就是威力巨大的武器。一战期间,意、奥两军围绕阿尔卑斯山脉的杜鲁米达山展开争夺。时值冬季,风雪交加,山上的积雪不断增厚。双方指挥官同时下令,将炮口对准敌人上方的雪峰猛轰,制造人工雪崩。双方“雪崩奇谋”的“撞车”,使这场战斗造成18000人阵亡。

  “雪泥鸿爪”常用来形容事物留下的痕迹。战场上,只要善于观察,从冰雪之中也能窥得敌方行动的蛛丝马迹。二战期间,一天大雪刚停,苏军一位指挥官认为,德军必会清理工事中的积雪,于是对敌阵地进行观察:第一道堑壕前的积雪洁白,而侧面第二、三堑壕前的积雪已成褐色。他由此判断,德军的主要兵力集中在第二、三堑壕,而敌人原先故意“暴露”的许多目标,都是假的。

  以雪为幕,还可以有效掩蔽行动,把敌人打个措手不及。1944年隆冬,一天晚上大雪突降,我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30团判断战机已来,在大雪的掩蔽下,对日军的马枋据点发起冲锋。八路军似神兵天降,很多敌兵还没弄清状况,就被我军击毙或俘虏。

  多少叱咤风云的战将,假手于冰雪,挽狂澜于既倒、救三军于危亡。如果对冰雪不懂其质、不知其性,就可能与宝贵的战机擦肩而过,甚至陷雄师于不利、毁三军于一旦。

  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部队克服不良气候条件的能力显著提高。但是,摆脱气象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几乎不可能。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甚至提出“气象控制比原子弹还重要”的观点,着力研究未来气候变化环境下的作战。着眼未来战场,我们不仅要“碾冰踏雪”,而且要“造冰设雪”,创造于我有利的战场环境,积蓄打赢底数。

  (作者单位:北部战区陆军某旅)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