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美丽的尼洋河畔,有一群阿吉林姑娘,用灵巧的双手,织出五彩生活;幸福甜美的笑脸,就像十五的月亮……”
近日,记者沿着318国道,来到距西藏林芝市巴宜区7公里的色定村“阿吉林”,这家由当地妇女组建的农牧民特色经济专业合作社内柳绿成荫、鸟语花香,社员们一边哼着欢快的小曲,一边忙着制作串珠饰品、牛皮烙画及刺绣唐卡等民族手工艺品。
“两年前来这里学习做手工艺品,夏天每月能挣3000多元,冬天每月还有500元的最低工资。”37岁的色定村妇女阿牛满脸笑容地说。如今,合作社仅民族手工艺品年生产销售就达千余件,同时这些独具特色的工布藏族民俗风情和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色定村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给这片土地注入了活力,阿吉林合作社便是在这样的春风中应运而生的。作为合作社的“带头大姐”,2011年8月,娟安动员24户村民以土地、现金参股的方式成立了阿吉林合作社。娟安告诉记者,合作社起步时,各级党政部门不仅在项目资金上支持,还在经营发展上出谋划策。2012年,广东援藏干部帮助筹资300万元新建了游客接待中心。
为提高经济效益,合作社还打造了从种植养殖到收购、从加工到销售、从产品到市场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实现了生产环节与销售环节的无缝对接,打破了农户“单打独斗”的局面。仅去年,合作社就加工调制了2500公斤不同口味的“藏香肠”销往广东、福建、四川、重庆等地,供不应求。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当地政府的大力帮扶,“阿吉林”茁壮成长,如今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开设了网店,为农户销售农牧林土特产品提供市场和平台。合作社的成立悄悄地影响和改变着当地人的观念,人们纷纷看到了成立合作社共同发展的好处。许德范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退休后自愿在合作社做义工,他对这种运营模式很是赞赏:“合作社的发展,是新发展理念在西藏农村的成功实践,这是一个好的共享经济平台。”
5年来,合作社坚持走“传承民族特色、打造产业精品、创优地方品牌、共同创业、共同致富”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已实现了规模经营,成为助农增收的好平台,目前合作社固定资产已由最初的180万元发展到800万元,仅2016年,多点开花的合作社年营业额就达500余万元。色定村人均年收入从2011年的8623元,增加到去年的14373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采访当天记者巧遇来自山南和日喀则两家合作社的负责人前来“阿吉林”谈合作。如今包括“阿吉林”在内已有8家跨地市合作社组成了联合社,实现资源共享、产品互补。“过去的5年,是我们创业发展的初期。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后,相信在党的好政策下,‘阿吉林’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必将带动更多周边村民实现共同富裕。”娟安信心满满地说。
中国青年报:总书记为何劝年轻人“别熬夜”2015-01-26 |
张玉胜:劳动是缔造人类幸福的源泉2015-05-05 |
郭元鹏:“助残日”不是节日,不宜拿来“庆...2015-05-19 |
李 拯:中秋,记住跨越时空的文化乡愁2015-09-25 |
春节你被问候啥时生二孩了吗2016-02-17 |
猪肉奖学金与一座小金人2016-02-29 |
打赏与“打脸”2016-08-29 |
看顾好公众的“幸福消费”2016-11-30 |
废柴舅舅:家庭喜剧要靠真实细节打动人心2017-02-07 |
感受双节,祝福祖国2017-10-02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