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焦点人物-正文
从罗尔到凤姐:脆弱的朋友圈与撕裂的舆论
张天潘
//m.auribault.com 2017-01-17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不管是罗尔还是凤姐,他们可能都有令人生气的地方,但是难道只有将他们钉上耻辱柱,才能缓解大家的心头之恨?

  没想到,反转的剧情再次上演。日前,微信公众号“我就是凤姐”发了一篇《求祝福,求鼓励》,获得300多万阅读量和20多万元的打赏。网友纷纷感叹,凤姐从曾经的被嘲讽对象,脱胎换骨为远在美国的励志姐。但是,仅在次日,就爆出这个公号发的文章并不是都是凤姐自己写的,而是有运营团队在运作。此前,请凤姐当主笔的凤凰新闻客户端也发声明撇清了关系。当然,凤姐也发表了一些说明,但并没有直接回答代笔等疑问。最新消息是,该公号已经由于“违规”被封了。

  作为一个“低开高走”多年的长线网络红人,凤姐的经历堪称神奇,人生轨迹难以复制。其卑微的出身和不认命的一路努力,确实让不少人唏嘘同情。但是,仍有很多人铭记着凤姐在“7·23”温州动车事故时极为不人道的言论,再加上这次事件中的代笔嫌疑,她成了不可宽恕的谴责对象。于是,和去年年底发生的“罗尔事件”一样,朋友圈再次呈现了两极分化,大量文章或“顶”或“倒”,从不同方向聚焦了这个事件。因为观点或认知的差异,俨然形成了两个相互嗤之以鼻乃至对立的阵营。

  这显然又是这几年最为常见的公共舆论的终极呈现。对待事件主体的态度,成为朋友圈友谊的试纸,合则友存,不合则友尽。从中医、转基因,到韩寒、方舟子,再到罗尔和现在的凤姐,任何一个话题都足以成为微博、微信朋友圈的“原子弹”,爆发激烈的纷争。

  那么问题就来了,友谊的小船为什么因为这类公共事件说翻就翻?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朋友圈的异见?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缘于言论的共识没有基准线,公共领域的沟通缺乏基本规则。再加上这些年来,我们已经被碎片化、极端化、浅薄化的新媒体环境造就了单向度的思维,公共辩论能力不断降低,辩论空间不断缩小。

  新媒体不断地推动着人们对事件的介入,价值判断犹如条件反射。不等等真相,不挖掘事件背后的因素,正是不断有所谓“剧情反转”的原因。消息或事件一出来,人们就会作最直接的判断。大家最想先表达自己的看法,然后寻求支持,同时寻找和自己类似的观点。于是,在新媒体环境里,我们只和与自己在观点和价值观上相似的人交往,然后不断强化这个群体的认识,形成一个固化的群体意识。

  人们对于不同观点的容忍度越来越低,不会认真思考和分析多方的观点,不会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对于多元观点、不同意见,缺乏足够理解,缺乏换位思考,甚至不愿意认真倾听和分析对方的观点。取关、屏蔽、拉黑,成为朋友圈里一言不合之后的随手动作,犹如丢弃垃圾一般随意。

  脆弱的朋友圈与撕裂的舆论如何维护和弥合?哈维尔曾经提出的“对话守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遵从:一是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真理,不是为了斗争;二是不进行人身攻击;第三,保持主题;第四,辩论时要用证据;第五,不要坚持错误不改;第六,要分清对话与只准自己讲话的区别;第七,对话要有记录;最后,尽量理解对方。如果能够遵循以上守则,相信可以形成一个更好的理性对话和交流的公共领域。

  说到凤姐和罗尔,随着阅历的增加,个体层面的小聪明、小伎俩乃至一些欺骗,只要不违法,我也尝试同情与理解,而不想苛责。挥舞道德大棒四处寻找目标,最后就把自己变成了锤子,看谁都像是钉子了。对个人行为的苛责,比对公权力的监督更值得警惕,不能听到一个官员贪污几万元便觉得是清官,不要以为说一些正常的真话就成了为民代言的包青天。

  活在当下,都不容易,没有谁比谁高尚,没有谁比谁道德优越。应该更多看到个体的挣扎,看到每一个人的困境。不管是罗尔还是凤姐,他们可能都有令人生气的地方,但是难道只有将他们钉上耻辱柱,才能缓解大家的心头之恨?尽管我们不能否认普通民众也会有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所谓的“平庸的恶”,并且这种恶也在加剧着社会的割裂,但普通民众日常的小聪明、私心、贪婪,更多只是一种个人品格缺陷。从这个角度说,在公共舆论场中,宽容或许是达成理性对话和交流的大前提。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