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今天,82岁的梅葆玖在北京病逝。人们的心情如同北京晴转多云的天气,由明亮至低沉。
梅葆玖是谁?
“京剧大师梅兰芳9子之中最小且唯一继承了梅派京剧之人;梅派艺术的领军人物,致力于梅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积极倡导将梅派艺术推向世界,对当今京剧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这些溢美之词足以窥见其在戏曲界的地位。当然,这也是对毕其一生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事业上的“赶路人”恰如其分的定位。
一言以弊之,它不仅是梅派京剧的“取经人”,更是“传播者”,或者说他就是京剧一派的“玄奘”。
不过也得说,对于现在大多数的年轻人来说,他是个“陌生人”。然而,就在今天,除了媒体的争相报道,笔者的朋友圈关于梅老去世的消息代替了“晒幸福、秀恩爱”。大抵这是人们最特别的哀悼方式。
或许,在年轻人的眼中他生前是“沉寂”的。但他驾鹤西去之后,却引来了大量的关注,引人深思。我们为什么去缅怀去悲痛一个“不熟悉”的人?或者说,我们纪念他的时候我们在纪念什么?
快节奏的时代,考验的是我们的文化定力,传统文化在与当下的快餐文化碰撞中,显得力不从心,传统戏种亦然,正逐渐的走向没落。
但这并不是说传统戏曲就难以与零碎的现实弥合。梅老曾经思考如何让年轻人接受古老的戏曲,毕竟时代变了,唯有豁达面对时代的选择,努力让京剧靠近时代步伐,才能让京剧在创新中传承下去,但形式可以变,根不能变。
正如其某次和唱片公司合作、跨界流行乐坛,录制《贵妃醉酒》、《太真外传》等唱片,招致外界不少物议。但梅老是有保留的革新,“像《太真外传》这些唱腔里最传统的东西,我原封不动。”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虽然梅老传承的是一项古老的剧种,但是他的思维却是紧跟时代前沿。在自媒体技术繁荣的今天,他曾提出以动漫为手段,让《霸王别姬》、《牡丹亭》等传统剧目以动漫的形式呈现。但终未能如愿,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其后来者完成这一宏愿。
梅老深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戏曲艺术虽然博大精深,但对当代年轻人来说多少有些曲高和寡。或者说寻找传承者容易,但吸引、凝聚一代代年轻的聆听者很难。欣慰的是由他加盟导师的真人秀节目《叮咯咙咚呛》曾给戏曲找到了聚集人气的舞台,吸引了众多并不了解京剧的年轻人。然而在艰难的戏曲传承中,每跨出一步都是令人感到由衷自豪的。
他曾在日本巡演时说到,“我发现日本孩子背唐诗真溜,比我们还熟。京剧里有很多三国戏、水浒戏,日本观众对这些历史都非常熟悉,所以看起京剧来没什么难度。这也给我们提个醒,咱们自己更应该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的青年人正在被韩流和欧美之风所裹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捉襟见肘,而历史是描摹未来最好的画笔。
可以说,一部戏曲就是对所传唱的历史背景、人物、事件的“写生”,而观众才应该是画图的创造者,听到什么,悟到什么,才能最终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涂上什么样的色彩。
当然,戏曲除了观赏性,更具启迪性。他呼吁让年轻人走进戏曲,也说到,京剧从娃娃抓起没错,关键是讲究方法。
方法很重要,将传统戏曲元素融入他们的喜好中,才会永葆生机。君不见今年那首融合了华阴老腔与摇滚音乐元素的《给你一点颜色》让多少青年人听的热泪盈眶。
与其在当下空前烦躁的气氛里,唱衰传统戏曲,不如静下心来跟着梅老思考,把传统戏曲与当下流行有机结合起来,唱到年轻人的心里,哪怕一点的内心触动。
我想,纪念的最好方式是,在他的作品中寻找传统精神和时下流行的存在,并以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传颂下去。
天堂里没有泥石流2010-08-17 |
人民日报:叫你如何不心动2009-09-15 |
重庆晚报:陈招娣们的意义2013-04-03 |
人民日报:叫你如何不心动2009-09-15 |
大众话题:当我们跑马拉松时,我们在谈论雾霾2014-10-21 |
当我们跑马拉松时,我们在谈论雾霾2014-10-21 |
战争的苦难留给后人的是对和平的追求和向往2015-08-28 |
东北新闻网:不是谁都能够“裸奔”的2009-06-30 |
施昱年:我舍不得错过变革中的大陆2015-11-13 |
年轻人为什么不喜欢家族聚会2016-02-1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