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全面禁烟”应拿出更多诚意
@赵志轩:吸烟对他人和自身带来的健康危害,不言而喻。我国每年数以亿计的烟民大量吸烟,还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无论是从维护国民健康角度出发,还是从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角度考虑,“全面禁烟”势在必行。说到底,是全面禁烟还是选择性禁烟,不仅事关控烟是否“开倒车”,更关乎控烟成败。现在正是紧急关头,让无辜受害群体,完全暴露在致命二手烟环境中,不可接受也不能容忍。仅从这一点而言,亟须相关禁烟政策和条例进一步“层层加码”和“施压”。
治理未成年人暴力当“以法为教”
@岳乾:对未成年人暴力犯罪,不能一味依赖更严厉、更苛刻的刑法,必须与教育相结合。但是教育如何开展,更值得人们思考。有专家指出,未成年人好胜心强,需要挫折教育,需要心理教育。但在未成年人暴力问题上,最需要的教育是规则教育,或者说,是法治规则意识的教育。心理教育、挫折教育都只是法治教育的辅助。那种片面强调教育、感化的观点与做法,正好回避、搁置了这一问题。法治教育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法律实践开展的;法治意识最好的培生途径,也寄托在法律的运用中。简言之,即“以法为教”。无论书本教育、课堂教育、说服教育、感化教育力度多大,如果具体的法律实践与上述教育行为无法联动匹配,甚至背道而驰,这些教育方式都将沦为空洞、虚伪的形式主义,不可能有真正的效果。
遏制校园暴力犯罪,法律要有硬度
@张智全:校园暴力犯罪不仅是校园的问题,也是社会的问题。如果一味强调法律打击,忽视改善社会环境,就不可能真正扭转校园暴力犯罪的多发趋势。有鉴于此,要遏制校园暴力犯罪,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还应秉承共治的思维,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让各方合力联动。这是遏制校园暴力犯罪的治本之策。当然,遏制校园暴力犯罪,法律不仅要有温度,还要有硬度。对于犯罪的未成年学生一味宽大,只能助长他们“法不责幼”的侥幸心理。在依法宽大处理的同时,还要让他们看到犯罪行为给社会和他人带来的伤害,让其懂得法律的不可亵渎,从而实现对校园暴力犯罪的法律矫治。
信息公开让“毒地”无处藏身
@贺成: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要搞清楚全国到底有多少“毒地”并不难,甚至要预防出现不必要的“毒地”都非常容易。难就难在,过去社会信息太闭塞,民众缺乏了解“毒地”的渠道,更缺乏表达诉求的平台,政府和民众不能及时有效对话,民众也无法参与到包括对“毒地”在内的治理中。殊不知,“毒地”从来不是孤立存在,其背后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利益纠葛,乃至跟地方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既得利益者的强势抗衡下,以及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下,如果一切不能暴晒在阳光下,让民意形成合力,发挥监督效力,其结果可想而知。
董碧辉:人类的敌人,可耻的懦夫2014-03-03 |
高 博:代表委员为啥爱玩手机?2014-03-06 |
中国青年报:征用土地房屋公告应及时“送达”2014-03-26 |
蔡超云:“担当”的要义2014-06-18 |
内陆飞鱼:周杰伦盘活年轻好声音2015-07-20 |
“微信红包防逃课”只是媒体在“逗乐”2015-10-28 |
新闻观察:“微信红包防逃课”只是媒体在“...2015-10-28 |
沈河西:华阴老腔嫁接摇滚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2015-12-28 |
听你说2016-03-01 |
对“剩女”标签说“不”2016-04-2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