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一个人的编辑部”照亮了什么
李浩燃
//m.auribault.com 2016-09-19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新闻工作依然葆有那些不能仅凭金钱去衡量的价值,那就是用自己的工作去记录和推动时代的进步

  办一份正式发行的报纸需要多少人?《史凯威新闻》给出了答案:1人足矣。最近,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边陲小镇史凯威的一家地方报纸引发关注,其运营者苏珊·阿西娅分饰记者、编辑、设计、排版、发行等多角,凭一己之力出版包含16个版面的双周刊,还兼顾报纸网站、社交媒体等平台的更新维护。

  “新”,可谓新闻业的基因。有人说,在报纸时代,“昨日”发生的就是新闻,而在网络时代,对正在发生的新闻进行同步报道才叫新闻。大众化报业曾宣告现代传播的诞生,见证了人类社会的变迁,现在也正体味着这个行业自身的兴衰荣辱。在传统报业遭受新媒体加速冲击的背景下,“一个人的编辑部”彰显的信念与坚守,令人感佩。同时,这也像某种隐喻,预示着在媒体融合时代,社会将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全能记者”“超级记者”。

  自从互联网“飞入寻常百姓家”,新闻传播业态不断改变,公众媒介素养日益提升,人们对新闻传播的观念、态度和期待,也大为不同。凡此种种,都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挑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赛场边就已出现“背囊记者”。这些记者的背包里,装备了录音笔、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多媒体设备;他们不再被细分为文字、摄影或出镜记者,而是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工作任务。

  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的普勒斯顿·门登霍尔,便是一位标准的“全能记者”。他曾历时半个月穿越阿富汗,发回大量的文字稿件、静态照片、录音录像。而供职于美国媒介综合集团的女记者杰姬·巴伦,则堪称一位“超级记者”。她在采访联邦案件时,标准工作流程常常如此:清晨,为网站撰写介绍案件情况的专栏文章;上午,通过电话连线给电视台发去最新报道;下午,编制一档晚间电视节目;晚上,再给第二天出版的报纸写一篇新闻稿。

  “全能型”“多面手”等标签,反映着媒体融合的趋势,也意味着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专业技能界限都在被突破。因此,如何让新闻工作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兼容性,更好适应融合时代的需要,成为极具挑战性的课题。事实上,著名的密苏里新闻学院早在2005年春,就已开始招收“融合新闻”的本科生、研究生。时代告诉准备投身该行业的人们,只有成为采编、播音、主持、制作等多方面的行家里手,既熟谙新闻传播规律又具备全媒体传播能力,才能在“融”媒体环境中游刃有余。

  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曾提出“报纸消亡论”,并预测“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尽管报纸最终会否消失尚存争论,但报业的萎缩的确在全球范围内真实上演。即便在读报习惯稳固的日本,两大巨头《读卖新闻》《朝日新闻》也很难再重温千万级别的发行量。

  然而,观察今年4月第100届普利策奖公布的获奖名单,报纸仍然包揽了其中大部分奖项。尽管身处动荡与变革之中,但在“收入性价比”之外,新闻工作依然葆有那些不能仅凭金钱去衡量的价值,那就是用自己的工作去记录和推动时代的进步。而这也正是“一个人的编辑部”之所以赢得掌声的根源。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