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这一天,万人空巷,举世瞩目,看奥运会上久违的一场赛事,看中国女排精神的重塑。
不负重望,随着中国女排一场场拼搏一场场胜利,“女排精神”,这个深刻地烙着上世纪80年代印记的词汇,抖落掉尘埃,重新焕发出金子般的亮色。
郎平和她的女排,实际上点燃的,是几代中国人对记忆的重拾,对精神的回味。这番回味,已经远远超出了女排、体育、金牌,这些局限于比赛的成绩与荣耀,更将改革开放之初,整个时代锐意进取的那份记忆拉回到了现实。
久违的,不只是这枚金牌,而是在落后“挨打”的时候,那股给人壮怀激越的精气神;在别无选择的时候,与强大对手竞争时的那股打不死、不言败的拼搏精神。在打败巴西队后,郎平说过两句给人印象深刻的话。她说,“不是说输几场无所谓,你得想着怎么能翻过来,得有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嘘声怕啥,有上亿球迷支持我们呢!”其实那个时候,平心而论,中国女排并没有“上亿球迷”。广义上的球迷其实是功利的,没有好的技术,没有好的成绩,球迷就会弃你而去。就像中国的足球一样,看上去球迷很多,其实更多的是骂臭脚的。
郎平和她的女排,可贵之处就在于,把女排面对的每一只球,都当成亿万球迷的嘱托、重望、监督。她们打的是技术球,更打的是责任球。你说你努力了、尽力了,不够,你的努力还要经得起比赛名次的检验,经得起人民的检验。你要让球迷爱你,首先你得有爱球迷、爱人民的技术与作风。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种观念已经被人们视作传统了、“落伍”了,但它在郎平这一代中国女排身上,有幸地得到了传承,传承给了90后新一代的女排运动员身上,传承到了她们的血液里。
事实证明,精神是没有代沟的。这一次,郎平和她的中国女排,再次收获了亿万新老球迷最美的赞誉。然而正如郎平决赛之前所说的那样,“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女排的精神,表现在比赛场上,实际上更多地表现在训练场。没有卧薪尝胆的执着,没有在球迷看不见的时候耐得住寂寞与艰苦的训练,比赛场上再怎么顽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洪荒之力。体育比赛如此,中国的各项建设,亦是如此。
当今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时刻,整个中国其实随时处在“训练场”,又处在“拼搏场”。女排精神的重拾,其实让几代中国人重新回味改革开放初期“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八十年代的新一辈”等等激情时代的中国群体精神。中国的体育要女排精神灵魂与血液的注入,中国的各项建设,同样需要。
女排精神再次被人们所期待、所赞美,这是再多的奥运金牌,都换不来的一种奋斗精神与民族情怀。它理应跨越时代、跨越体育,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共享共尊的精神财富。
刘 鹏:“穆桂英”遭歧视,亟待法律做主2014-05-27 |
胡 波:女性遭就业歧视请拿起法律武器2014-06-06 |
职工性侵死算“工伤”?2014-08-19 |
大众话题:“男童能不能进女浴室”引发热议...2014-12-10 |
“男童能不能进女浴室”引发热议的背后2014-12-10 |
崔恒清:“万能驾照”销分6000暴露多重...2015-01-14 |
我为什么反对“女性专车”2016-04-29 |
女性专车无关“歧视”2016-04-29 |
“女性专车”的样板价值不容轻视2016-04-29 |
夏季女性专车2016-04-2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