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如今,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正成为国家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方向,倒逼着唯分数论、唯升学率论的超级中学,逐步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办学路径。
先来看看最近这样几组新闻标题:《“亚洲最大高考工厂”万人送考场面壮观》《直击“世界最大高考工厂”出征现场——警车开道 万人送考》《“亚洲最大高考工厂”学生放飞孔明灯祈福》……标题中“高考工厂”已足够吸引眼球,再冠以“亚洲最大”甚至“世界最大”的帽子,使得新闻指向的对象——安徽毛坦厂中学迅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不知从何时起,毛坦厂中学和“高考工厂”画上了等号,也正是得益于这样的标签,这所位于大别山深处,规模庞大的乡村中学,被人们所熟知。从新闻标题到叙事话语,在一些网络媒体持续不断的标签式解读下,不少人脑海里似乎能编织起关于毛坦长中学这样一幅画面:大多数学生变成了学习机器、考试机器,在设计好的流水线上,一遍又一遍地做题、背题。考取高分是给他们下达的最高任务指令。
然而,这真的是这所中学全面立体的图景吗?透过一些媒体报道,我们得以看到这所中学另外一番景象:老师“亦师亦长”,弥补了很多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空白,在注重课本知识的同时,也会教学生做人做事,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小到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培育、同学之间朝夕相处的同窗情谊,大到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滋养熏陶,这些恐怕不是“高考工厂”这冷冰冰的四个字所能囊括的。
只是,这些细节的描述远不及“高考工厂”式的解读来得抓人眼球,令人印象深刻。而一些媒体也不断对学校的应试教育剖面加以截取,并不断渲染放大。结果为这所中学带来了不少的质疑、诟病、嘲讽,直接影响了社会对其的公正评价,而对身处学校正在全力奋战高考的学生来说,更是一种负面影响。毛坦厂中学副校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高考工厂”的说法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不尊重。在那些推崇应试教育,以追求高升学率著称的超级中学里,大部分学生其实来自社会底层家庭,对于他们而言,高考不仅仅意味着考上心仪的大学,享受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他们身上还承载着实现阶层向上流动的梦想。而在目前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实情形下,高考是他们实现人生转折的主要路径。标签化解读最大的问题在于漠视了个体为改变命运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这种解读带着某种优越感,习惯性地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进行以偏概全的评价和批判。而长期标签化的结果,除了加剧不同群体间的情绪对立,对改善当地的教育生态没有什么裨益。
当然,我们也必须正视“高考工厂”这一标签背后折射出的对应试教育的隐忧。以分数至上、题海战术为特征的应试教育毕竟不符合教育规律,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如今,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正成为国家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方向,一考定终身的局面也将随之改变,这都在倒逼着唯分数论、唯升学率论的超级中学,逐步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办学路径,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要实现这种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及更加宽松的舆论空间。媒体和公众应该少贴一点标签,多做一些善意的解读,对教育的困境和症结多做有价值的探讨,才能真正为改革凝聚共识,积攒更多理性力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