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造成“儿科医生荒”的根本问题不是教育问题,不是医学院校开设不开设儿科专业的问题,而是医疗体制问题。
四川省两会期间,媒体连续报道的“儿科医生荒”现状,引起了省政协委员们的热议。1月26日,14名省政协委员联名写信给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建议修改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增设儿科专业。有委员介绍,四川省在成都之外的市州和县城,都没有专科儿童医院。儿科医生主要集中在妇幼保健院里,有的县只有一到两个儿科医生,基层“儿科医生荒”更明显。(《华西都市报》1月27日)
这封信言辞恳切,有分析,有建议,堪称一份另类政协提案。教育部长收信后将如何作答,暂不得而知。能够预计的是,即便教育部积极回应,听取政协委员们的建言,调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恢复医学院的儿科专业,也只能起到部分缓解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破解“儿科医生荒”的难题。
就算现在医学院重新招收“临床医学儿科专业方向”的学生,培养一位合格的儿科医师至少需要8年(5年本科加3年住院医师培训)的时间,在已经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大背景下,也不能马上有效缓解儿科人才荒的现状。关键问题是:高校恢复儿科专业并未触及儿科发展危机的根源,即医疗体制问题。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大中医院取消了儿科门诊,儿科专业毕业生没人要。干嘛取消?因为儿科不赚钱。公立医院面临创收压力,在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下,同样在心内科,一名儿童的用药量可能只有成人的几分之一或者十几分之一,医院难以从药费中获取利润。再说儿童不善表达,容易发生误诊,弄不好就会发生医闹,医患纠纷风险极大。为平安计,很多综合性三甲医院都不愿开设儿科,开设了的也纷纷取消。
儿科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更糟的是,儿科的弱势地位决定了儿科医生的弱者身份。儿科医生工作负荷重、职业风险高、收入待遇偏低、职称评定难、升迁空间窄。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工作不安心,服务质量不高,人才不断流失。
造成“儿科医生荒”的根本问题不是教育问题,也不只是医学院校开设不开设儿科专业的问题。如果儿科门诊仍被院方视为负担,儿科医生仍是一个“风险高、工作累、收入低”的不吃香岗位,即使设立了儿科专业又怎么样呢?高考考生不愿意填报儿科专业,或者毕业后走上岗位没几年就走人了,所以说,单靠高校设立儿科专业解决不了问题。
破解之道何在?关键是国家要有一揽子的总体规划,从改革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入手,在公共财政对公共医疗卫生的投入中,提高儿科建设的投入比例,要划定一个占比数,不能低于其他科室。为解燃眉之急,要落实好去年11月初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印发的《2015年儿科医师转岗培训方案》,做好相关专业医师转岗儿科医师的培训工作。再就是改变多数儿科医生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和儿童专科医院的现状,鼓励儿科医生下到基层医院和社区医院,并为他们提供丰厚的薪酬待遇和良好的医疗条件。
冯翔走了2009-04-22 |
郝 洪:“用工荒”之下没有受益者2011-02-12 |
薛世君:“用工荒”是种“结构荒”2011-02-17 |
吴 帅:拿孩子当宝,岂能拿儿科医生当“草”2011-02-18 |
话题圆桌·全国两会特别专刊:全民医保,你...2011-03-11 |
武汉晚报:医生短缺如何保障所有孩子的健康2013-03-11 |
中工时评:儿童看病缘何“一号难求”2013-08-20 |
邓海建:取消择校生的步子可以更快一些2014-02-20 |
张 立:儿科成“夕阳科室”的解药在哪儿?2015-12-18 |
北京晚报:上学年龄能自主吗2008-10-2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