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田飞龙:学术交流要回到“爱智慧”传统
//m.auribault.com 2015-12-25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学术交流机会增多,本来是一件好事,是“改革红利”的反映。应该善用这一“红利”,而非粗放滥用,从而伤害学术本身

  “文山会海”本是描述官场怪象的专用术语,如今用来刻画中国学界却很形象。据报道,时至年末,很多高校教师和研究者“疲于奔会”,有时一天要连赶数场。“不好意思,我来晚了”“不好意思,我要先走”在会场频频入耳。据称,这种“会议循环”已成为高校领域的又一怪象,对学者造成了不小的负担和干扰,值得反思。

  会议,本是人类文明现象,是人类集体审议与学习的理性组织机制,权力运行与学术发展都有赖于此。对于学者来说,相互之间的聚谈、商议和论辩必不可少。古时的孔子教学十分注重答问实践,古希腊的学问方式也讲究苏格拉底式对话法,有“会饮”与“会讲”之美谈。然而,目前的学界“会海”现象却有走向另一个极端之势。知名学者老当益壮,但“赶场”和“致辞”居多,具体学术研讨和参与较少;青年学者出于课题需要与积累“人脉”的考虑,也要频频参会“刷脸”,寻求同道知音,但很难获得足够重视。于是,学界的“文山会海”虽然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某种程度也造成了学术的异化,需要正本清源。

  和治理官场“文山会海”有所不同,由于学术交流离不开会议,因此对其治理不能搞一刀切。需要反对的不是学术会议本身,而是会议的泛滥与异化。从成因来看,学术界之所以陷入“文山会海”,一方面是因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发展理性化的过程中,“知识”越来越重要,在政策制定、市场管理和公共舆论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因此呈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导致课题和会议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由于现代学科体系的分化,学者之间根据不同的学术立场、学科和观点进行的多重组合,衍生出了多元化的学术会议格局。同时,由于国家对高校科研投入加大、高校课题经费管理机制严密化等原因,间接导致学术机构产生了借会议之名“突击花钱”现象。此外,还有高校“国际化交流”的压力、“课题—会议”模式对学者的经济激励,等等,不一而足。

  学术交流机会增多,本来是一件好事,说明中国学界的资源整合能力在增强,也是“改革红利”的体现。现在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善用这一“红利”,而非粗放滥用,从而伤害学术本身。学术会议必须回归学术,善待学术,而不能以学术之名拉帮结派,自肥自利,背道而驰。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探索建立科学的学术同行评价机制,包括学术会议的学术质量管理与评价机制,强化学术自律;其次,应当鼓励适度的学术组织多元化,以会议学术竞争抑制会议泛滥,逐步淘汰无效、非学术的“学术会议”。

  从高校和研究机构内部的管理上,应当适度去行政化,尊重学术本位和知识生产自身规律,国际交流管理也不宜提硬指标和硬任务,不能为交流而交流,有名无实,追求面子工程,而是要与学术发展密切相关。

  学术交流有着“爱智慧”的传统,我们的学术科研及相应的工资制度,应致力于从经济上“解放”学者,使其有心智、有骨气、从容体面地回归真正的学术,维护学术自由。而学者也应该自律、自尊和自爱,发扬学术风范,依托中国改革进程孕育出成熟的学术伦理。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