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救助不只需要温情 还有正视苦难的良知
曹林
//m.auribault.com 2018-01-19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前不久,“冰花男孩”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最近又一位7岁的“快递男孩”在很多青岛市民的朋友圈中刷屏。与“冰花男孩”不同,虽然生活在大城市,但“快递男孩”的经历却更加心酸坎坷。母亲改嫁,父亲离世前把他托付给工友,工友送快递时将他带在身边,他懂事地帮着送快递。那个推着快递车的幼小身影被传到朋友圈后,让人很心疼。媒体介入报道后引发爱心接力,所在辖区的青岛市北公安分局帮助寻亲,当地已有学校有意向接收他,市北区在启动救助程序后,积极与孩子母亲取得联系。

  青岛上上下下接力关怀“快递男孩”的故事,跟发生在其他地方类似的温暖新闻一样,让人感动,也让人感受到了社交媒体的神奇和伟大。很多人读到的也许只是助人的温暖,我还读到了人们正视苦难的良知。苦难就是苦难,不能将它诗意化、鸡汤化。苦难需要的是感同身受的正视和救助,而不是站在苦难之外的感动和抒情。

  一个7岁男孩,推着与他年龄完全不相称的快递小车,上楼下楼熟练地帮着大人送快递。这个场景,如果在过去,很容易被当成一个“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励志佳话,一定有很多城市中的中产父母,指着这样的场景或照片教育自家养尊处优的孩子:你看人家孩子,这么小就知道帮父母干活儿,你看看你,就知道整天打游戏。我们习惯将这个年龄不应承受的苦难,当成励志教育素材,当成赞美的佳话。不顾身在苦难中的人的感受,站在苦难之外,竭力从中提炼自己所需要的“正能量营养”。这种审美逻辑中,苦难常成为消费的对象。

  感谢拍下“快递男孩”照片的人,还有那些看到他的故事的青岛市民,并没有把“7岁男孩送快递”当成一则佳话,也没有把苦难诗意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而是敏锐地体味到背后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让一个7岁的男孩在该读书的年龄没有去读书而是整天帮着大人送快递?到底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到底我们能帮上什么忙?这样的追问,超越了那种站在别人的苦难之外自我感动、自我抒情的苦难叙事,真正进入了别人的苦难生活。因为这种正视苦难的良知,“快递男孩”没有像过去那样成为城市人眼中“穷人孩子早当家”的励志佳话,让人心酸坎坷的身世被发掘,苦难的生活被青岛人关注到,从而有了一场温暖全城的救助。

  同样让人充满敬意的,还有当地政府部门的迅速介入,官方联系使“快递男孩”很快找到他的母亲。市北区有关部门将赴小男孩母亲所在地,与当地派出所及孩子母亲取得联系,依法就孩子监护及户口问题进行协商。没有这种官民联动,很难想象,在他父亲去世、母亲不知所踪、工友又没有更多信息的情况下,找人真如大海捞针。

  问题的圆满解决,不能缺乏政府正视苦难的良知。我跟不少地方官员聊过这个话题,他们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媒体和网络报道某个弱者遇到困难,民间已经开始接力救助,这时官方往往会比较尴尬,不迅速介入,会被骂对民众疾苦冷漠无情,政府严重失职;迅速介入的话,又担心这样的救助可能会抬高很多人对政府的期待,类似的救助需求可能无穷无尽,成为政府无法承受之重。一些地方甚至排斥媒体报道这样的“暖闻”,好像这样的苦难似乎会反衬出政府保障和救助的不力,变成“负能量”。

  看得出来,青岛的政府部门没有这样认为。官方及时介入救助“快递男孩”,当然是必要的,这是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毕竟,像利用户籍信息给孩子寻找母亲,给孩子找学校,对孩子户口进行协商,这些都是民间不可替代的。让人欣慰的是,这场接力救助中,没有哪一方拖后腿,没有谁在推卸,政府和民间各尽其职,在自身职责之内尽最大的努力,让快乐男孩感受到了一座城市的温暖。在我看来,最圆满的结局也许不是男孩受到救助,而是在社会帮助下回到自己母亲身边,享受到母爱,享受到这个年龄的孩子应有的被疼、被爱、被温柔以待。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