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为绿皮火车“转型”点赞
维扬书生
//m.auribault.com 2017-11-13 来源: 兵团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近日,山东建筑大学校园内的火车餐厅在社交网络上“走红”。不少网友对“退役”的绿皮火车“变身”餐厅感到新奇,同时也纷纷对这一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形式点赞。

  在动车、高铁唱主角的当下,一大批绿皮火车完成历史使命“光荣退役”,山东建筑大学校园内的两辆绿皮火车“老树发新芽”,成功“转型”变身火车餐厅。

  文化遗产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产物,是人类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的宝贵遗存,也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历史见证。早在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就已经明确: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却是,一些“退役”的飞机坦克、火车卡车要么三文不值两文被当作废铁处理,要么被废弃在荒郊野外无人问津,最后因为风吹雨打而锈迹斑斑、破烂不堪。

  铁路部门的绿皮火车“退役”后,其命运也大多如此,殊不知这些废铜烂铁其实是很有文物价值的工业遗产,从保护文化遗产的角度说,合理利用才是对它们最好的保护,将“退役”的旧火车改造并加以利用,既能保护工业遗产,还能形成新的文化亮点,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报道中提到,山东建筑大学校园内的两列火车分别有8 节和9 节车厢,前一列火车是退役的东风5610 号绿皮火车,车头是上世纪60、70 代“建设型”蒸汽机车车头。后一列火车的第九节车厢,是曾经的“齐鲁号”双层火车上的一部分,这种火车上世纪90 年代运行在济南到青岛之间,是当时胶济铁路线上最为常见的绿皮火车。这样的绿皮火车,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承载着一代人的美好记忆。将它们打造成火车餐厅,不但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很好地保护了这些工业遗产。

  餐饮文化与铁路文化融合产生的叠加效应,让原本不起眼的火车车厢华丽转身为具有独特文化的餐厅。山东建筑大学校园内的火车餐厅中,每节车厢都有主打的特色菜,菜品非常“接地气”:米线、汉堡、炒饭、馅饼、煲仔饭、粉丝汤等天南海北的小吃应有尽有。除餐饮外,火车上还保留了不少历史元素,车厢里还有铁路建筑文化、津浦铁路今与昔、胶济铁路百年印记、詹天佑与京张铁路、世界知名火车站、中国机车发展等主题图片展,让列车中保留着厚重的历史感,也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除了火车本身外,周边的火车站房、站台、铁轨、站牌等附属设施也是应有尽有。在火车餐厅旁边,还建有一处铁路建筑陈列馆,这一区域已被山东建筑大学打造成以铁路文化为主题的铁路工业与建筑展示基地,近年来这片区域已经是小有名气的“景点”,连附近市民都专程驱车前来观赏,人们在这里看得见火车,望得见站台,记得住乡愁,这也就是“退役”的绿皮火车能够成功转型的原因所在。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