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千里还欠条” 可以复制吗
刘 念
//m.auribault.com 2016-12-21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让诚信体系发挥效果,形成现代意义下的“善恶有报”机制

  贵州小伙在江苏动手术,差3万多块钱交不上,作难了。医院说,算了,打张欠条,有了再给,出院吧。没想到一年之后,小伙竟拿着贷款、跋涉千里,真回医院还账来了。消息传开,大家纷纷点赞。

  仁义医院碰上诚信患者,堪称一段佳话。然而,这事儿之所以能成为新闻,恐怕也是因为它多少有点可遇不可求。换家医院、换个患者,结局还会不会这么理想?

  “千里还欠条”事件中,患者履约的动力几乎完全源自个人德性。医院既没有追究,也没法追究。而现实经验却表明,缺乏外界约束,仅凭个人品德的力量,往往不足以托举诚信。甭说几万块了,几块钱的小便宜,都足以诱惑人们把诚信忘掉。用假学生证买景区、火车的半价票,在地铁闸口尾随他人以逃票,诸如此类,并不鲜见。

  能不能有一套办法,让人们切身感受到坚守诚信的光荣与价值,体会到抛弃诚信的沉重代价?

  在传统社会,人们往往用故老相传的诚信故事、守信的社会风俗、熟人社会的乡情约束,来增加失信者的心理成本。小时候常听这样的故事:有个掌柜替东家收账,结果把一袋子银元丢饭馆了。抱着万一的希望回来找,发现有位先生守着银元等了他一天了。千恩万谢,约好明天设宴答谢,结果第二天这先生来了先给掌柜作揖:昨天本来要搭船返乡,刚得知消息,船在江心翻了。要不是您这一袋子银元,我也喂鱼了!

  进入现代社会,“善有善报”故事约束力渐渐稀薄了,但技术发展却提供了新工具——诚信体系。其作用原理,是将单次博弈变为重复博弈,增加违背诚信、破坏合作行为的机会成本。比如,患者恶意欠费,医院尽管难以追讨,但可以进行举报,使其失信行为记入档案。你再去看病,或买车票、住酒店、申请贷款时,你就要为失信行为埋单了。有了信用污点,得用大量守信行为才能洗刷干净,自然就约束激励人向善了。

  要让诚信体系发挥效果,形成现代意义下的“善恶有报”机制,还得下一番功夫。除了做好前端录入,使诚信记录全面、可靠,更应该做好后端输出,使诚信记录有用武之地。这就需要打通各个领域的数据、管理体系,提供更多的奖惩场景,使守信者事事便利、失信者处处碰壁。

  善念如火苗,善加呵护才能有燎原之势。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