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过去要生存,得会钻木取火,如今得提升数据处理能力
那天和朋友聊天,她说她关了朋友圈一年多了。
我很诧异,因为没感觉到。她说,看吧,我的实验说明,屏蔽朋友圈对你我都没什么影响。
为什么要屏蔽?她说,信息过载,工作绑架生活,专注度下降。这三条有没有道理呢?
首先,微信的朋友圈已经深度介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极端的人,睡前不刷刷朋友圈,简直睡不着觉;醒来不看看朋友圈,简直下不来床。可是,很多时候,刷朋友圈的行为,只是习惯,却没啥收获,因为个中信息,纷繁复杂:做微商的,煲鸡汤的,爱养生的,喜八卦的……
如果说现代人的生活是碎片化的,那么,充斥着冗余信息的朋友圈,则是让这种碎片化生活固化的利器。
其次,朋友说,她老板要求员工每天都要发公司的安利文章,这让她很苦恼:我不想让我的朋友亲戚看我们公司的广告文,免得人家心里烦,但老板有令,没办法,应对之策就是只好分组,文章定向给他看。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变模糊了,手机在手,天涯咫尺,工作可以随时布置,干活可以不分场合。一些职场人对此叫苦不迭。
第三,过载的信息、工作的介入,让不少人觉得专注度下降了。上网本来打算干这事,却会不经意间去干别的,距离初始目标越来越远。很多时候的网上冲浪,不过是等待戈多,跟闲汉晒墙根没什么区别。
朋友关闭朋友圈的做法,无可厚非,她的观点,我也有同感,但在现在这种信息化大潮里,上岸自然安全,但积极的做法不应该是乘风破浪,争取当个弄潮儿吗?
一代有一代的活法,过去要生存,得会钻木取火,现在要生存,得善于利用新技术、懂得时间管理、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孙子》的虚实篇说:“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面对时代大潮,怎么主动怎么舒服,被动一方,虽可苟安一时,但终非长久之计。
也就是说,关闭朋友圈,生活、工作确实可能没啥影响,但不是说在信息过载的时代,非此无以自安。如若掌握了探骊得珠的本事,能够在眼花缭乱的信息万花筒中悠游自在,不为所动,自求我道,岂不更好?
熊 建:莫把催婚当负担2015-02-13 |
唐亦瑭:治官场“瘾君子”需用“阳光监督剂”2015-09-06 |
对“发红包看照片”不妨一笑而过2016-01-29 |
16岁新郎娶16岁新娘,是真爱?是游戏?2016-02-23 |
你怎么面无表情,是失温了么2016-02-26 |
官员莫做微友圈里潜水族2016-06-14 |
关闭朋友圈会不会成为一种趋势?2016-07-27 |
关掉朋友圈吗 想想还是算了2016-07-27 |
【大众话题】谁在对无证“外卖村”装聋作哑?2016-08-10 |
谁在对无证“外卖村”装聋作哑?2016-08-1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