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民众提供更多纳凉场所
            
            
             房清江
            
            //m.auribault.com
            2016-07-29
            来源: 经济日报
            | 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上海持续高温,极端最高气温达40摄氏度。由于天气太过炎热,一些家中尚未配备空调的打工者选择拖家带口到地铁站内避暑。对此,车站方面呼吁居民文明避暑。
一方面,酷热难耐,市民纳凉需求与地铁的安全运营产生矛盾;另一方面,市民地铁“蹭凉”可能放大文明陋习。如何对待市民在地铁内“蹭凉”的行为,考量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由于城市能够提供纳凉的场所相对短缺,有的市民到车站、银行、地铁、超市等公共场所“蹭凉”,给正常的公共秩序带来不小压力。
纳凉是城市居民夏季的刚性需求,更多的公共场所应创造条件向市民开放。开放防空洞是西安、武汉、重庆等城市管理部门在夏季普遍采取的措施,有条件的公共图书馆、新华书店、体育馆、城市公园等公共场所也可考虑向市民免费开放。其次,应鼓励地铁、银行、超市等经营性公共场所辟出一定的纳凉区域为公众提供纳凉便利,然后,给予这些场所一定的能源管理补贴。
此外,相关纳凉场所还可提供一些文化娱乐活动。比如,利用人防设施开办的专门纳凉点,可以增设阅览区、娱乐区等,举行读书会、下棋比赛等项目,丰富纳凉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要加强管理和引导,让居民文明纳凉。
             编辑:张苇柠
            
           | 一周圈点:金融支持发力稳增长2014-04-07 | 
| 一周圈点:金融支持发力稳增长2014-04-07 | 
| 人民日报:标注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2014-10-08 | 
| 晏 扬:将鼓励创业纳入政绩考核一举多得2015-05-06 | 
| 民资进入宽带市场 步子还可迈大一点2015-06-01 | 
| 莫开伟:消费金融扩围释放积极经济功效2015-06-12 | 
| 中国广电能否成为电信业的“鲶鱼”2016-05-09 | 
| 诚信待企才能解民资困局2016-06-03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