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规定可对网络食品抽检采取“神秘买家”制度。国家食药监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抽样人员以顾客身份还原模拟消费者现场购买的场景,可以更加真实地还原消费者所购买食品安全的状况,从而更好地保证消费者权益。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已经达到3.88万亿元。这其中,网购食品早已成为寻常百姓的“举手之劳”。与此同时,网购食品的安全问题也渐入公众视野。那些表面上看着光鲜、手续正规的网店,真的能给老百姓提供安全卫生的食品吗?
与以往的线下抽检或者事后检查相比,“神秘买家”抽检制度大大挤压了商家造假应付的空间,避免专为抽检做局摆样子,无疑更接近真实的消费现场,可以体察到消费者的苦衷与不满。这样的“原景再现”,或将有效提高监管抽查的震慑作用,并倒逼企业注重食品安全,让消费者多一点安心。
不过,鉴于食品生产流通的普遍性,“神秘买家”的制度安排也需要有更细致的考虑:一方面,“神秘买家”仍具有随机性、偶发性,抽样人员不可能穷尽一切食品领域;另一方面,一次抽检之后,是否“回头看”,也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不确定,也会导致商家心存侥幸。
因此,“神秘买家”制度还需要辅以相关配套监管措施。抽检之外,还要制定严厉的追责制度,一经查实,则施以重罚,不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此番新办法就明确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或企业自建平台的自律责任,在食品安全的问题上,平台同样负有连带责任,不能置身事外。此外,有关部门不妨扩大“抽检人员”的范围,或者直接吸纳部分消费者参与“神秘买家”。这样既可以减轻监管部门的压力,也能释放消费者打假保安全的热情,从而体现消费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事实上,每一个消费者都是“神秘买家”,他们在消费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遭遇都应该受到重视。遗憾的是,在以往的实践中,很多消费者往往陷于投诉无门的境地,高企的维权成本、傲慢的食品经营者以及动作迟缓的监管方等,均极大打击了人们维权的热情。如果能够积极引导消费者参与“神秘买家”之中,这相当于增加了巨大的监管终端。
“神秘买家”制度还应该增强透明度,监管部门不仅要模拟消费,更要及时、如实公开相关抽检信息。哪些食品生产经营者或第三方平台的食品卫生状况不理想,若普通民众都能做到心知肚明,则必然会改善食品安全状况。这也会提升政府部门对食品监管的公信力。
人民日报: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14-01-03 |
练洪洋:让“食品安全黑名单”进手机APP2014-06-12 |
法制日报: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2014-11-06 |
法制日报:食品安全法大修后更需执行合力2015-04-27 |
“70后”猪蹄“80后”鸡翅为何流行?2015-06-24 |
钟经文:迈出创新驱动的坚实步伐2015-12-18 |
吴学安:网销食品安全监管不能“掉线”2016-01-08 |
“饿了么”的黑心作坊为何没人管?2016-03-16 |
通过约谈推进网约车法治化2016-04-22 |
应加强网络食品安全治理2016-06-2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