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一些施工人员私下告诉记者,在河北的保定、沧州一带,有几十家生产这种塑胶跑道原料的企业,这些企业常年向当地的施工单位供货,大多数的塑胶跑道原料,都是保定沧州一带的企业生产的。小潘是一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他告诉记者,想要挣到钱,关键是做塑胶跑道的原料,他做塑胶跑道的塑料原料,就是用废轮胎、废电缆打碎之后做出来的,成本很低。
再一次,媒体又成了真相的揭露者。当“塑胶跑道是废轮胎打碎后所做”的内情披露后,每个人都有一种强烈的内心震撼。原来,所谓的毒跑道确实“有毒”,更不是所谓的“九龙治水”导致的原罪,更不是标准缺失带来的无序,而是在利益的裹挟之下,各方的责任缺失而造成的把关机制失灵。
其实,就毒跑道从小作坊而进入校园之内,并不缺乏制度上的层层把关。塑胶跑道作为公共基地设施建设,达到一定投资标准之后,就必须采用招标程序,并辅以严格的质量管控。一方面,教育部门要对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安排,并对其建筑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作为直接的责任人,对建筑质量和安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让废轮胎等废品打出来的跑道,堂而皇之的进入学校,科学招标怎么会招来工业废品?
记者调查发现,“毒操场”“毒跑道”之所以一路“绿灯”查不出来,其背后是劣质产品盛行、低价中标、违规施工、标准缺失、验收不严,相关环节的监管形同虚设。而在十年前,有媒体就报道过毒跑道,但是由于无现实案例,加上各种监管不力,导致如今事态更加恶化。在教育领域,“毒跑道”之类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比如一直为外界所诟病的教辅质量问题、校服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同样面临着“标准不全”、“层级过多”和“九龙治水”的共同顽疾,环节众多把关程序不少,结果却是谁都在管谁都没有管好,“毒校服”于是二进宫或者三进宫,而带有错别字的盗版图书,也堂而皇之进入了课堂之内而“误人子弟”。
从跑道到食堂,应该是学生们最安全的环境,如今却成了“毒害”孩子的重灾区,这一点,所谓的校方管理人员和监管部门是否感到羞耻?至于食品安全更是经常发生,采购过期和廉价的食材,被家长们发现后被曝之于众,由此扯出一条长长的利益链,这种“意外事件”更是屡见不鲜。“毒跑道”预警十年,也是乱象延续的十年。
校方和监督机构若不能真正把责任扛起来,那么“毒跑道”之祸,恐怕再用十年都无以解决。因而,“毒跑道”事件频发是对监督能效的考验,对症下药和借鉴其他领域的治理经验,解决起来并不困难。
总体来说,就是制定更为完善和科学的标准,并将推荐标准上升到强制标准的层次,同时在执行的过程中,应当将产品标准和工程标准进行有效的融合,或者设定明确的责任细则,指定具体的牵头机构和部门,将九龙治水的分治格局,变成一家揽总的责任界定,再辅以更为精准和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多管齐下之下,“毒跑道”才会真正的远离校园和学生。
套用民间的一句说话,当学生已普遍有了流鼻血、过敏、头晕、恶心等症状,而且不得不停课以应对,那么让学校的领导和相关人员,为些付出必要的代价,这点都不能实现,那靠什么去制止“毒跑道”的疯长?
李 云:承诺诚可贵,听证价更高2015-09-09 |
然 玉:没有国标就拿有毒跑道无可奈何吗2015-10-14 |
然 玉:保护学生健康,哪来颇多无可奈何?2015-10-14 |
王 捷:公共草坪可以合理开放利用2015-12-16 |
校园里的“毒跑道”究竟还有多长?2016-05-23 |
绝不能再任由“毒跑道”祸害孩子2016-06-02 |
跑道有毒,真没有办法吗2016-06-06 |
为拆除“毒跑道“点赞!但事儿还没完2016-06-14 |
拒绝“毒跑道”,国家标准不能抱残守缺2016-06-15 |
“问题跑道”不能久治不愈2016-06-2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