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以何种姿态拥抱大众旅游新时代
刘婵
//m.auribault.com 2016-03-09 来源: 河南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李克强总理近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短短数语,意味深长。

  其实早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期间,“大众旅游时代”这个词就已经屡屡被各大主流媒体提及,如果说那时候是“刚刚到来”,那么四年后的今天,中国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中国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超10%、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10%——我们真的该好好考虑:到底该以何种姿态拥抱大众旅游的新时代?

  一个热点事件在两会期间再度翻炒,同样与大众旅游时代联系紧密。在全国人大黑龙江团的开放日中,有记者问及“哈尔滨天价鱼事件”,黑龙江省省长陆昊答道:“这次事件不是偶然,反映出一些基层干部和经营者意识差距,没有真正理解法治、制度、规范、信用。”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放在有关基层干部身上,指向了矛盾核心,但难免有“棋差一着”的尴尬——干部与行政总归是“兜底”,用这样的“底线思维”,是难以产出风清气正、质量过硬的“上线”旅游环境的。如若将这一事件及其解决方案打造成一个现实样本,必然是主体、监管、市场环境以及消费者之间共同牵连的行业生态重塑命题,其实质便是对“以何种姿态拥抱大众旅游新时代”的内在应答。

  从“青岛大虾”到“哈尔滨天价鱼”,一个又一个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旅游丑闻”频频发生的互联网时代。倘若一起小的旅游纠纷都无法靠法律法规、靠制度力量,被迅速妥善解决而平息在初始状态,因为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广泛传播,就很容易发酵为全国知名、臭名远扬的热点事件,进而让一个城市遭遇“污名化”,让整个旅游行业趋于亚健康状态,让众多的旅游者失去了信心和耐心,这恐怕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大众旅游新时代。

  互联网当然也给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朋友圈里有位在云台山工作的朋友,很会用微信平台对景区进行包装推广:开通网络预购票,实现线上购票线下顺利取票,分流线下购票压力,游客网络预订增速迅猛;通过交通监控网络适时调控和指挥交通,实施游客最大承载量控制和高峰限流措施;三八妇女节到了,又推出了“女士免门票,男士门票半价”的优惠礼包……旅游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在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国旅游产业发展逆势上扬,足见旅游对增强消费、拉动内需、保持增长的重要性,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实属必然。这是“高大上”的一部分,政府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事,譬如政策创新、市场监管等。然而当旅游成为大众常态化生活选项的今天,“小确幸”的现实生活才是游客特别是年轻人发自内心喜欢旅游的真实理由,这就包括哪里的餐馆好吃是本地人都爱去的不会宰客的,是否有一个灵活的休假安排能实现“说走就走的旅行”等。

  旅游,毕竟是一件放松身心的事情,不能搞得太沉重、太严肃。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前来观赏的青年学生可以在恐龙化石边上开PARTY,我们的博物馆还摆着一副高高在上的教育模式。从这个维度上说,大众旅游得奔着现代去,奔着时尚去,奔着互联网去,奔着年轻人的未来去。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