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相论人”谨防“晕轮效应”
吴左琼
//m.auribault.com
2016-03-03
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 | 更多 |
观音桥有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老板,他每次招聘新员工,都要在员工入职之前请大家一起吃个饭,这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为啥?他说,要看看吃相。(3月2日华龙网)
孙老板总结出的一套看吃相招聘员工的“门道”,似乎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每个人的脾气、秉性都在所难免地会在外貌、举止等方面得到表现,招聘员工前请吃顿饭,或多或少能有助于企业和老总们从细微之处去观察一个人,或者通过饭桌上的交流对对方有初步的了解,但是,若将这顿饭局当作一场大考,且决定员工的去留,未免让人觉得看“门道”的不仅不内行,甚至有些“外行”。
饭桌上,老总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别人,可别忘了也许你的标准就未必正确,比如,坐在领导身边的可能是生活中懂得谦让的人,座位经过其他人选过之后,只剩下领导身边的位子;又或者,不转盘子是因为本身对饮食不挑剔……总之,肢体语言的情境性较强,某种程度上,老总的“门道”,不仅不能慧眼识人,反而会因为过于主观、单一的判断标准,产生“晕轮效应”,导致不能全面地了解一个人,从而错失适合的人才。
其实,人的个性和兴趣是不一样的,不同的职位也有差异性,好的领导是要用好员工的优点,而不是去找一个“完人”。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招聘员工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事前进行岗位分析;事中可以将笔试、面试、心理测验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事后进行综合分析,按照人适其事、事宜其人的原则,努力达到人岗匹配之目的。
一个有前途的企业,选人、用人不应该是老板一个人决定的,更不应该是一顿饭决定的。更重要的是,企业要避免由“看学历”、“看性别”甚至“看吃相”等偏见造成就业歧视。简言之,吃相不是对一个员工的正确评价标准,更可能关乎生活习惯或者由偶然因素决定,“吃相论人”,是种短视也是草率。
编辑:张苇柠
京华时报:“网络黑社会”为害公众表达2010-01-01 |
一周看点:清除制度“尘肺”不能再拖2011-02-18 |
程晓宇:关注田埂上的家风2014-04-21 |
张业修:谨防失信“破窗效应”2014-06-24 |
今日聚焦:基层干部不能将混日子等同于熬资历2015-02-03 |
戚伟:激发节俭养德的“全民效应”2015-04-18 |
戚 伟:激发节俭养德的“全民效应”2015-04-18 |
谨防“天价月饼”回潮2015-08-27 |
刘大山:改良“吃相”需涵养公共意识2015-12-15 |
“食在广州”品出羊城魅力2016-02-19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