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乡愁是传统中国人的现代性困境
何璐?
//m.auribault.com 2016-02-26 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 更多

  近年来每逢春节便出来刷爆社交网络的返乡日记,道出的不仅仅是凋零的劳动力、解体的乡规民约、高昂的娶亲负担这些表面现象,浓郁的乡愁背后,实际上是当代中国人集体面临的现代化困境。

  尽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矛盾、纠结、挣扎、困惑、迷茫、焦虑的苦痛,却未必明了这一切肇始于传统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背景下的历史演进,是社会意识适应社会存在的历史发展在个人境遇中的外化表现。

  回不去的乡村,是我们回不去的小农经济社会。丢不掉的乡愁,是我们不忍抛却的安身立命之本。而一篇又一篇的返乡日记,记述的是残留的小农经济形态解体过程中的乡村巨变和个人蜕变。

  禅宗有云:“担水砍柴,无非妙道。”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看似是无意识的自然流露,背后却有文化的深层推力。文化影响着我们的思维习惯、性格特征、处事风格,而这些都可以在历史回溯中窥探其中奥秘。

  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华大地饱经沧桑战火,多次遭受少数民族的统治,但是中华大地没有像其他任何一个古文明发源地那样分崩离析。因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明深深植根于寻常百姓家,得到代际传承。为何中华文明如此富有生命力、凝聚力、包容力,并将外来民族融合进中华民族大家庭?

  中华文明能够躲过岁月的刀斧、抗击少数民族的金戈铁马的答案就在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中。中国有着长达数千年的农耕经济形态,早在上古三代时期,农耕经济便已经在渭水盆地发展起来,人们逐水而居,春播秋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从肥沃的土地中收获上天的馈赠,过着与游牧民族饥饱不定、奔走疲惫的迁徙生涯截然不同的富足生活。当农耕经济逐渐推广到整个中原大地,儒家文化也日渐从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降,儒家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得到深化和扩充,并由上至下推行,深深渗入社会单细胞——寻常百姓的生活中,外化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和琴棋书画诗酒花,在此基础上演绎了数千年来稳健发展的人情百态。

  所以说,天人合一、尊老敬上、友善勤劳、守旧谨慎、善恶报应、祖宗家法这些传承数千年的文化观念,在根本上都是由农耕经济形态决定的。这样的文化观念是与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宝贵精神遗产。农耕经济形态决定了传统中国人的存在样态,决定了传统中国人的处世风格,也塑造了传统中国人的国民性,因而我们至今还能在老一辈农民身上发现这些传统品格。

  然而,社会意识观念必须适应社会存在,否则就会制约社会的经济发展。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只有从主观意识上适应其所处社会的经济形态,才能够适宜恰当地生存着,否则终将遭到历史的抛弃。

  当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农耕经济形态下的中国,全球化的历史车轮已经席卷着我们快步迈入现代化社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适宜传统农耕经济形态的中华文明也无法完全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然而,文化的滞后性必然导致这样的情形出现: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当代中国人不得不遭受从传统文化观念和生活样态中撕离出去的苦痛,在旧观念与新常态格格不入、新观念尚未形成确立之际,难免陷入传统性与现代性所构成的两难境地。

  因此,如何审视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交锋,不仅关系国家的长远发展,更关系个人的安身立命。如果固守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就会在现代生活中陷入矛盾、纠结、挣扎、苦痛。因为,不去敏锐地倾听时代呼声,故步自封地效仿古人,就会自缚手脚不能在现代社会有所施展,这样的“遗老”不仅难以在现代工商业活动中收获事业成功,也难以在新旧价值观念的现实冲突中求得心灵安宁。毕竟任何与社会存在相脱离的价值观念,终究不过像那无望的螳螂一般,挡不住永远在行进中的历史的厚重车轮。

  如果全盘抛弃传统文明,生搬硬套西方国家在他们的传统文明基础上生发演绎的现代文明,那不啻于邯郸学步,会使处在全球化浪潮中的我们成为无根浮萍,随波逐流,沦为附庸。传统价值观念是数千年来代代传承下来的,在当下社会依然发挥重要作用,对个人安身立命和社会团结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将其全然抛弃,会使我们丢失民族的独特性,无异于自断血脉。

  关键问题是,每一个当代中国人都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正处在历史嬗变阶段,理性清晰地思考传统文化,慎思明辨地融入现代发展,做出恰当的判断乃至抉择,我们才有可能走出现代性与传统性交织而成的圈牢,乡村建设才有出路,乡愁也就能够记得住。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