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黄杨子:看病失联,莫失信任
//m.auribault.com 2016-01-18 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日前一天的晚间11时许,瑞金医院医生通过微信朋友圈迅速扩散一则寻人启事:某29岁女士1月初曾来瑞金医院皮肤科切痣,此后病理诊断结果显示为黑色素瘤,恶性程度很高。从8日得知该消息后,科室医护人员轮番通过患者留下的联系方式想要告知本人,然而电话一直打不通。所幸,各大媒体平台的即刻响应,让这名患者最终住进了瑞金医院。

  最早在朋友圈发出此消息的皮肤科主治医师赵肖庆告诉记者,发寻人启事原本只是自己的无奈,也是抱着侥幸。“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切痣后一至两周会返院拿检查报告,其中的99%检查结果正常,但这次,就是一个1%乘以1%的小概率事件。”

  0.01%的概率对于患者而言,却可能变成一场100%的遗憾。“就医无小事”,患者理应对自己的健康负责,至少配合医生完成检查,排除重大疾病的可能性。无独有偶,去年6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也曾经历了惊魂一夜:14岁的气胸男孩在随时面临心脏骤停危险的情况下自行出院,病历卡上留下的手机号为空号,20小时后才在医院、媒体与街道的努力下恢复联系,最终住进新华医院治疗。

  看病就医,为何不时会出现失联情况?有医生表示,在门诊时故意不留正确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的病人并不在少数,怕麻烦、怕泄露信息……大家给出的理由不一,但其中透出的不信任感不言而喻。上述那位女患者对失联给出的答复也有些啼笑皆非:她以为医院的通知是骚扰诈骗电话,因此坚持拒绝接听。

  患者留给医院的信息是生命的连接线,能确保医院在第一时间将可能的危急情况通知本人。希望患者能相信医院,相信医生。未来,随着居民健康大数据档案化,或将以身份证扫码统一识别患者个人信息的真实有效,也许可避免这类“寻人启事”的再次发生。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