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随着各种订餐APP的火爆,外卖餐饮已经延伸到大学生群体。在学院路等高校扎堆的地方,吃腻了食堂或懒得出宿舍的在校大学生叫外卖非常普遍。但记者调查了京城18所知名高校,发现至少8所高校已出台了不允许外卖送餐到校园内的规定。对于这样的管理规定,在校大学生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都有。(11月23日《北京青年报》)
高校“禁叫外卖”已算不上什么新闻,这些年来在舆论争议声中不少高校纷纷亮出了这道禁令,其理由无外乎是“外卖食品卫生难以保证”、“容易造成校园里交通拥堵”、“外来人员身份检查难”、“会使学生越来越懒”、“对宿舍卫生危害大”,等等。应该说,校方“禁叫外卖”的初衷是好的,为了学生的安全利益着想,试图管住学生的“胃”,却终究难以管住学生的“心”。
刨根问底,恐怕还是权力思维下的一种角色越位使然。表面上看似在“为你着想”,实际上却忽视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混淆了公私边界、侵犯了学生的自由和权利,本质上依然“暴力育人”的表现。当学生的选择权利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尊重,“禁叫外卖”就只能徒具形式而已。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某高校为了执行禁令,竟在围墙处泼上大粪,可还是没有阻止学生叫外卖;还有的甚至以“处分”待之,但没想到的是,即便如此,仍有一些大不韪者,这让学校很是尴尬。
高校学生冒着风险叫外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食堂的服务宗旨不得人心。搭着封闭管理的顺风车,学校食堂享有免税、零租金等优惠政策,按理说与外卖有得一拼。然而其独具垄断的属性,校方和食堂事实上已成“利益合体”,因为缺乏竞争,不少食堂基本没有服务质量可言,而是钻到“钱眼”里去了,以至于许多学生明知外卖存在安全隐患,依然趋之若鹜。
校内饭菜“不好吃”,逼着学生“佛跳墙”,不能不说是校方“禁叫外卖”的板子打偏了。要想抓住学生的“心”,首先就得抓住学生的“胃”。如果不引入竞争机制,不改变饭菜口味和服务水平,学校食堂则很难打败外卖。学校只有多一些为学生考虑的人性化服务,少一些利益趋动下的权力思维,教育管理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否则,再多禁令也难挡学生叫外卖的热情。
任美英:大学校长应有比“模仿秀”更高的追求2011-06-28 |
杨朝清:禁叫外卖暴力育人误区2014-11-24 |
禁叫外卖2014-11-24 |
猫之鱼:禁叫外卖的校领导会去食堂就餐吗?2014-11-24 |
李劭强:“禁叫外卖”有点道理,但算“懒政”2014-11-24 |
最严禁烟令,不能成过眼云烟2014-11-27 |
高校凭什么禁止学生叫外卖2015-03-24 |
图说:“宅时代”?2015-09-17 |
高亚洲:外卖能否进校园,到底是多大的事2015-11-24 |
高校对外卖“堵”不如“疏”2015-11-2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