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刘大山:公益事业需爱心更需专业性
//m.auribault.com2014-11-06来源: 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你知道盲人怎么“看”电影吗?对他们来说,一部电影是否精彩,全靠“听”。听的效果如何,就看讲解人的功力了。据媒体报道,盲人电影院在南京已经走过了近3年,小小的影厅对全市1.6万视力残疾人来说是杯水车薪。但就算这样,放映场次仍少得可怜,专业讲解员的缺失是最大的难题。

  白天不懂夜的黑,正常人也永远无法体会盲人的世界;但包括盲人在内的残障群体生活质量如何,却映照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也许有人觉得,我们做的还不错啊,你看,政府有各种补助、街上有盲道、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有无障碍设施,现在还有了盲人电影院……但是,也许助盲事业缺的并不是钱,而是社会公益生态。有些人对公益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单纯的物质援助上,并未真正深入弱势群体的生活,根据他们的需求提供服务与融入社会的机会。这样的援助出于怜悯而非责任,这样的行为类似施舍而非事业。

  一份事业,首先应该是严肃的、专业的。如盲人电影院,似乎就是放放电影,配几句解说词。可实际上,从选片到解说时机、讲解技巧、情感把握都有讲究,对放映员、讲解员的素质要求很高。影片选择上,由于盲人只能通过声音来感知,所以角色少、对白多、情节单一的剧情片、文艺片最好,战争片、动作片、科幻片就不适合。在解说时,话插在哪里不打断观影过程,环境与人物表情如何准确恰当地描述,这些都是学问。

  报道中,丁山社区的盲人影院由热心居民担任讲解员,盲人听了表示“没意思”。这就是专业性的缺失,靠普通市民的热心和爱心,并不足以弥补。

  又如,城市里盲道修了很多,却停满了自行车、电动车甚至汽车;地铁里有残疾人电梯却常年锁着;卫生间里有无障碍设施进出却没有坡道……这些都是公益专业性的缺失。分析其中原因,有执行不力管理不到位,有缺乏责任心谋取私利,也有追求政绩做表面文章;更深层次上,则是政府大包大揽、企业缺少担当、第三方社会组织羸弱、民众公益认识浅薄,整个社会的公益生态构建任重道远。

  公益理念需要慢慢渗透到生活中,每个个体、每个组织都要自发去关注社会,有勇气、有责任感去改变现状;同时法律保障、相关措施的制定必不可少。政府要加大对公益事业、助残事业的投入,但切忌包办一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将具体事务委托给社会组织已是大势所趋,这既能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也能优化治理结构,激活社会公益事业的活力与创造力,最终提高残障群体的生活质量,拓展他们的生活空间。

  盲人观影是“小事”,折射出的问题却不小,如果对这些视而不见,不就是另一种“盲”吗?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