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万晓娟:拔走小黄鸭是种什么心态
//m.auribault.com2014-06-04来源: 长沙晚报
分享到:更多

    众多媒体报道,近日,一只由1万5千只“小黄鸭”组成的巨型“大鸭梨”在上海徐家汇的港汇广场门口展出,然而让人措手不及的是,展出不到几天时间,“大鸭梨”就惨遭不文明之手,身上的“小黄鸭”被拔掉了大半,尴尬地露出了“梨核”。

    看到图片上原本漂亮而有创意的“大鸭梨”,因为身上的小黄鸭被顺走大半,而变得异常丑陋,就想起那句“把美好毁灭给人看是悲剧”的话。往小了说,这是艺术的悲剧,往大了说,这是人性的悲剧——好好的一个大鸭梨,硬要剥掉那艺术的外衣,也就是将人性的美好拔下来,露出丑恶给人看。

    类似的事件不止一次,有拿了爱心伞不还的,有顺走展览花卉的,有公用自行车被损坏得破烂不堪、无影无踪的,还有将城市公共场所圈成“自留地”种菜的,把街头垃圾箱拿回家腌酸菜的,令人啼笑皆非的市井新闻总是层出不穷。其实一只小黄鸭也就20元钱,商店到处有卖,应该说这些东西都不是稀缺资源,为何一些人还要趋之若鹜,去顺走公家的东西?

    公和私,在我们眼里分得特别清楚,但与“私人财产不可侵犯、绝不染指公家的东西”思维相反,一些人对私人财产特别珍视,对公家财产却虎视眈眈,恨不得由公变私,甚至充满了敌意,总想着去破坏、去占有。加上公家的东西不是某个人的,既然“有人已经动了”,我凭什么动不得?在拔走小黄鸭这件事情上,就体现了扭曲的心态,有人怂恿,有人不甘心,别人拔得我为什么拔不得?我不仅要拔,还要多拔,还要叫来同伴一起拔。如此才算没吃亏,才算赚了!加上没有人出来管理制止,就产生了“破窗效应”:一只小黄鸭被拔掉了,很快越来越多的人来拔小黄鸭,只是,当这枚大鸭梨被扒光了示众,谁更应该感到羞耻?

    很难说这是不是小农意识的残留,但的的确确深刻影响了国人在对待公私关系上的处理。这种公私不分,喜欢占公家便宜的心态,从小处表现出来是拔一只小黄鸭,往大处表现出来就是利用特权损公肥私、中饱私囊。只是在人人都痛恨腐败行为的时代,为何见到有公家便宜可占就如此急不可耐、争先恐后?一方面厌恶他人侵占了公共资源,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自己逮着机会也会去做那个损公肥私的人。诚然,两者都涉及制度管理,贪腐行为要依靠完善制度漏洞和法律的严惩,揩公家油需要文明建设、教育宣传,但这种对待公私财产的扭曲心态也很值得重视、反省、纠正。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