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稳健的政策才能培育健康的市场
王轶辰
//m.auribault.com 2017-05-26 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足协要提高U23青年球员竞技水平的初衷并没有错,但一个经过各方努力和投入才渐渐出彩的联赛,需要政策的稳定性和科学性,中国足球经不起太多的“伤筋动骨”

  5月24日晚,亚冠历史上首次中超德比激情上演,由于比赛不受中国足协上场不超3外援和保证上场1名U23球员政策的限制,江苏苏宁和上海上港两支球队的碰撞比平时更加精彩流畅,球迷大呼过瘾。

  然而,就在比赛结束不到十分钟、广大球迷意犹未尽之时,中国足协公布两纸新政。其中一则简单概括,就是“捆绑”外援和U23球员,即从明年开始,中超、中甲联赛U23球员登场人数必须与外援登场人数相同;另一则新政是要求各俱乐部交“份子钱”,即自今年夏季注册转会期起,对有关俱乐部通过转会引入球员的资金支出,将收取与引援支出等额的费用。

  新政一出,一片哗然。有人认为,这很可能断送日渐繁荣的中超联赛美好前程。由于U23球员大多水平较低,在“捆绑政策”下,各俱乐部势必减少外援使用数量。如果俱乐部想保证外援数量,就会不惜牺牲全部换人名额去过早替换下U23球员,但换人名额原本是为了球队变更战术所用,这势必极大影响比赛的精彩程度,U23球员也无法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提升。再看“份子钱”新政,如果有俱乐部购买5000万欧元的高水平外援,就意味着要给足协再交5000万欧元,这大幅推高了俱乐部的经营成本。

  回看2011年,首次升入中超的广州恒大提前4轮轻取中超冠军,颠覆了中超联赛的既有格局。通过大手笔投入和职业化运作,此后广州恒大不仅连续数年获得中超冠军,甚至一举夺取2届亚冠冠军,让人们真正意识到职业足球同样需要顺应“市场规律”。

  随后,中超各队逐渐加大投入,纷纷购入强力外援,聘请国际顶尖教练团队,加大青训力度,升级球场、草坪等硬件设施,中超联赛死水一潭的局面被逐渐打破。随着中超联赛水平的大幅提升,球市持续回暖,关注度不断提升。

  正是看到市场变得火热,2016年,体奥动力5年花费80亿元拿下了中超版权,国外体育电视台开始定期直播部分中超比赛,国内各大公司纷纷出资赞助各大俱乐部以支持中国足球发展,一种良性的足球氛围正在形成,就连日本、韩国等亚洲足球强国的球迷都投来艳羡的目光。在这个时候如此新政,的确让球迷“伤心”。

  当然,足协要提高U23青年球员竞技水平的初衷并没有错,但一个经过各方努力和投入才渐渐出彩的联赛,需要政策的稳定性和科学性,中国足球经不起太多的“伤筋动骨”。何况,提高青年球员水平的方式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不同级别的职业联赛、大学生足球联赛和青少年联赛,而不是强行向顶级联赛开刀动斧。如果今后没有高水平国内外球员参与,中超联赛的精彩程度难免大打折扣;如果没有了高水平的比赛,球迷就会大面积流失,让中超再次失去商业价值。很难想象,一个被各方打入“冷宫”的顶级联赛,能为中国足球水平的提升带来什么贡献。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