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尽管最近市场有所回暖,市场情绪较为平稳,但是债市风险的警报并未彻底解除。WIND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将有2.72万亿元的公司信用类债券面临到期偿还或提前兑付,而8月的到期量达到4930.4亿元,为下半年单月最高规模。值得注意的是,钢铁等过剩产能行业债券也将从8月开始迎来兑付高峰,届时会有约800亿元债券到期,10月和11月则将分别有大约900亿元债券到期。(7月22日《经济参考报》)
还债高峰不可怕,可怕的是还债高峰遇到货币政策收缩。下半年,货币收缩的可能性很大。央行官员盛松成已经两次谈论“流动性陷阱”。继7月16日,盛松成提出中国企业出现“流动性陷阱”现象之后,7月21日,又发表了《M1与经济增长背离之谜》,对“流动性陷阱”进行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并明确提出,在解决本轮经济下行问题方面,货币政策有效而有限,应更重视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这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财政政策应该比货币政策发挥更强劲的作用。姑且放下财政政策究竟是否应该更为强劲不谈,仅仅从央行方面看,继续实施偏向宽松货币政策的意愿降低。下半年,央行降息降准的可能性基本不会有。
货币宽松,利率下行,意味着债务人易于借债,借债成本也降低,可以借新还旧。在货币偏向宽松的背景下,债务人的压力没有那么大,违约概率也会降低。而如果货币不再宽松,流动性减少,首先利率上行,债务人借债成本上升,很难借到债,还债压力会增加不少。雪上加霜的是,由于之前借债的企业太多,碰巧赶上了还债高峰,债务人都急需找钱还债,那么货币收缩后对债务人的还债压力会进一步增大。总之,一句话,还债高峰偶遇货币收缩,债务违约概率增加。
关于债务违约,多数人有恐惧心理。的确,债务违约,对投资者而言是个坏消息,对金融系统稳定也有一定的威胁。但如果说部分企业的债务违约就造成整个金融系统紊乱,似乎又有危言耸听的嫌疑。一方面是因为债务量没那么大,毕竟“量入为出”的传统观念,让中国人对“债务”具有天然的恐惧心,对债务规模一直在控制。另一方面是因为所有企业同时违约的概率为零。所以,对债务违约要警惕,但不要夸大其词。
“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近期任务。债务违约也许是推动“去杠杆”的一个好机会。债务违约未必就那么可怕!对于那些确实无力还债的企业,就让它违约去吧。总不能为了防止违约,持续“加杠杆”,让其苟延残喘,继续浪费社会资源?对久病不愈者,死亡是一种解脱。
投资者也未必就害怕企业违约。最近媒体报道,某企业为缓解还债压力,提出“债转股”方案,投资者并不接受,反而提出“破产清算”。市场的竞争机制决定了有些企业必然会被淘汰,个别企业的“破产清算”不是坏事。
市场的活力在于“优胜劣汰”。一些无法适应当前市场的企业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该破产清算就要破产清算,这些企业违约后,及时破产清算,一方面化解了过剩产能,另一方面推进了“去杠杆”,让资金流向更有市场生命力的企业,提高资金效率。也算是“一箭双雕”吧!
余丰慧:佳兆业债务违约危机警示房企2015-01-09 |
蔡恩泽:地方债置换不是左右口袋倒腾2015-03-19 |
姚懿文:打破刚性兑付利于释放风险2015-04-29 |
陈 建:希腊若退欧 冲击有多大2015-06-30 |
费 雪:希腊违约背后是欧元危机2015-07-03 |
薛家明:高速公路长期收费,没那么可怕2015-07-22 |
谭浩俊:控制地方债关键要建立偿还机制2015-08-31 |
刘 霞:打破刚性兑付并不可怕2015-10-20 |
“债转股”是在以时间换空间2016-04-19 |
对企业债市违约不必过度惊慌2016-04-2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