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对于微传销,还要尽快纳入法律规范和约束之内,纳入市场监管的视线之内,要进一步明确主责部门和职能定位,加强对微传销的日常动态监管
据7月18日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借助移动互联网,通过微信、QQ、陌陌等社交软件进行的传销活动就是微传销。当传销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无疑传播范围更广,危害性更大,也更具隐蔽性,成为监管的“灰色地带”。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传销如同幽灵一般又侵入了新的领域,并且有坐大之势。微传销活动日渐兴盛,这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毕竟,微传销仍是传销活动的延续,而且是一种形式更加隐蔽、参与人员更加众多以及涉及金额更加庞大的传销活动。纵观传销发展的过程和模式,传销活动在我国的发展可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传统线下传销、第一代网络传销和第二代网络传销。而目前正日益红火的第二代网络传销就是典型的新型网络传销。有专家分析认为,自2013年以后,微传销已经成为国内传销的主要形式,保守一点总体占比至少在80%以上,实际上现在大部分的传销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新型网络传销,也就是所谓的微传销。由于微传销隐身于网络之中,隐蔽性强且多元化发展,由此,导致监管难度也非常之大,既无从下手,也没有更加有效的办法。
其实,传销活动本没有什么秘诀,其最主要的手段就是不断地发展下线,以发展下线来抬高自己的身价和业绩。而发展下线之后,自然就会形成一个新的传销网,与之前的传统传销手法并无二致。但是,既然微传销的性质仍是传销,就不可能是正经的生意,其中肯定会有不少的邪门歪道,来引诱参与者上当受骗。比如,在微信群、朋友圈、QQ、网络社交场所里大肆发展下线,用网络支付的方式敛财等等。此外,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于微传销的监管,既涉及工商部门,又涉及金融部门,其中还包括对众多产品的市场质量监管,这种多头监管的模式很难做到监管到位,如若哪一方的监管不到位,就都很容易使微传销成为“三不管”地带,并且发展壮大,久而久之,势必更具危害性。
那么,究竟该由谁来监管这种新型的微传销?显然,目前在法律上有空白,在监管上有缺位,尤其是没有把微传销纳入具体职能部门的管辖范围,好像很多部门都可以管,但实际上又没有哪个具体的部门来管,已有放任自流之嫌。不能让微传销成为监管的灰色地带。对于微传销,还要尽快纳入法律规范和约束范围之内,纳入市场监管的视线之内,要进一步明确主责部门和职能定位,加强对微传销的日常动态监管。否则,任由微传销借助高科技蔓延壮大,并且形成错综复杂的产业链、利益链,今后恐怕更加难以控制。
曹文泽:用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明建设2014-11-21 |
戚 伟:别让“一次违法处处受限”仅仅美在...2014-11-28 |
别让微商倒在春天里2015-05-25 |
“全透明”幼儿园能走多远2015-11-24 |
别让朋友圈成为假药藏匿所2016-03-22 |
别让“朋友圈”成为假药藏匿所2016-03-23 |
沙枣2016-04-15 |
破解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难题2016-04-29 |
“山寨家族”2016-05-03 |
别让网约车约出“戾气”2016-05-0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