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万科控制权之争似乎在进一步滑向恶斗。据称是万科第一大自然人股东的刘元生日前写公开信举报宝能、华润涉嫌存在内幕交易等5大问题,华润以“造谣中伤”称之,并宣布将采取法律手段。关于王石女友田朴?与万科存在“关联交易”的说法也在网上受到推送。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名人及舆论力量公开站队,支持事件的某一方。
最初的“万宝之争”显然已演变成一起突出的经济及舆论事件,并且逐渐有了社会整体的牵动性。本周一周二两天万科A股连续跌停,股东们蒙受巨大损失。股价急跌给这场争斗增加了新变数,新的行动杠杆说不定会随时出现。
事件中的核心利益相关方在变成冲突方之后,渐渐出现“斗个你死我活”的苗头,有人预测,对立方之间下一步可能会升级为“谁能把对方送进监狱”的决斗。
事情发展到今天,这场争斗触及了太多内容,对它任何角度的评价都会受到其他角度申辩的冲击。如果仅仅按照市场规则来评判是非,那么事情会很简单,资本的权力应当是处理这场纷争的首要线索。
然而这不是西方发达市场的风波,它发生在中国各种发展和治理要素相互交织、传统社会逻辑与现代市场逻辑盘根错节的特殊阶段。王石按资本市场的标准已是职业经理人,但他作为万科创业者的身份并未淡去,他与万科品牌和价值之间的联系仍总体上受到超越股权的认可,他有点像万科的“强人”,和他的核心团队一起握有一定的“软权力”。
宝能与万科管理团队本来是可以通过妥协双赢的,但在中国的现实中,相互尊重往往需要在最开始时就做到。一旦摩擦开个头,不信任就会主导后续过程,外围因素也常常不自觉地“拱架”而非“拉架”。促使争斗中间走向妥协,让严重冲突过的各方重新为共同利益合作的文化和机制都很欠缺。
“万宝之争”里跳跃着种种元素,有历史和现在,有规则也有利益、甚至情怀。随着参与的人和力量越来越多,资本市场规则的外围包裹了层层负荷,规则本身的权重已被改变,它的价值重心究竟在哪里也变得模糊。
越来越多的人虽无万科股票,也没买万科房子,但主动作为意见表达者加入了扩大事件的旋涡。就是因为这个事件中的价值冲突和它的复杂性对应了他们生活中的很多困惑,委屈、无奈、道理的对立、不确定感,“万宝之争”搅动的这些感受很像是中国转型社会复杂情形的缩影。
不断有人呼吁政府方面干预“万宝之争”,这是中国市场博弈之外现实存在的力量维度。已有万科员工去政府门前请愿。但是也有学界的声音主张政府应当克制,那些声音呼吁给市场博弈留下更多空间。
看来进一步的博弈甚至“厮杀”还会继续下去,它们有可能伴随冲突方之间以及其他股东的更多损失。这是中国围绕股权和企业控制权关系的一个摊牌性案例,它未必能起到厘清的作用,但会引来严肃的思考,并能验证中国市场上各种力量和实际要素之间的强弱。
如果这场争斗最终能在某个点上出现妥协,昨天“有你没我”的对手能重新握手合作,那将是中国市场的一个惊喜。围绕妥协的共同利益如此明显,而通往妥协的路又如此断裂,鸿沟之上似乎连条绳索都没有。这是一部悬疑惊险片,但没有导演提前安排它的喜剧性结尾。
李春华:喜看滩涂变粮仓2014-05-29 |
秦 川:观察“万宝之争”应有几个维度2015-12-25 |
徐立凡:“万宝之争”剧情反转既精彩又乏味2015-12-25 |
邱海波:安邦挺万科将促使万宝之争走向共赢2015-12-25 |
毕 舸:“万宝之争”背后:险资为何偏爱上...2015-12-29 |
刘晓忠:“万宝”之争,谁会退步?2015-12-31 |
遵规守法是“万宝之争”核心2016-02-05 |
“万宝之争”请不要遗忘中小股东2016-03-22 |
万宝之争:规则与情怀无须对立撕裂2016-07-01 |
国有股东需不需要干预企业经营决策2016-07-0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