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超过10元的打车补贴,9.9元的洗车和美甲,低于5元的外卖送餐费,各种扫码1分钱免费体验的O2O新鲜服务……在2016年春天来临的时候,这样的“赔本赚吆喝”已经成为历史。 O2O的淘汰赛的枪声已经打响。(2月22日《北京晨报》)
O2O,这种打通线上线下资源的营销模式,曾经无比疯狂:仅以O2O的载体之一APP为例,数据显示,App Store在2008年7月上线之初,APP数量只有500多个;截至2015年1月, APP数量达到121万。而且重磅融资消息不绝于耳。滴滴打车、快的打车、挂号网、豌豆荚、丁香园等APP均在2014年获得了红杉、软银、淡马锡、IDG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且融资规模在千万美元之上。
各种新奇的应用如雨后春笋冒出,有赖于极低的创业门槛,也有赖于融资渠道的便利。在烧钱模式下,O2O企业的成长轨迹是相似的:大打低价战略、地毯式推广,拼流量、赚粉丝以获得新的融资。一段时间来,创业者乐此不疲,消费者乐于享受各种补贴带来的便利。但随着时间推移,疯狂烧钱难以为继,随着推广效率降低、融资难度增大,O2O也进入行业洗牌期。曾经看似风光无限的O2O市场,其实危机四伏。无论是打车软件鼻祖“摇摇招车”的退出,还是大众点评竞争对手“饭统网”的倒闭,都给市场带来一场地震,也给各方泼了一盆冷水。路在何方,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疑问。
正如一位营销专家对“嘟嘟美甲”垮掉的总结中说的“从皮上看,死于融资;从肉上看,死于口碑;。从骨上看,死于模式”,这多少总结了不少O2O企业的通病。通览倒下的O2O,可以看到共同的特征:过分依赖融资,一旦钱烧完便难以为继;过分注重“涨粉”,却忽视对已有用户的维护;过分注重新意,忽略了模式的可持续性……如此发展,O2O市场已处于僧多粥少的危险状态。眼下,O2O战场悄然升级,现在的路显然更难走。产品加速更替,“沉舟侧畔千帆过”,稍不注意,便会淹没在市场的汪洋大海中。而从行业生态看,这种残酷的淘汰并非坏事。
曾经惨烈的价格战最终将使买卖双方受损,侧重圈粉忽视用户体验的维持,均不利于健康的行业发展。市场竞争激烈、融资难度增大反而能倒逼企业回归正轨,铸造硬实力以屹立不倒。以打车软件为例,曾经风起云涌的互联网打车应用经过一轮淘洗,仅剩几位行业巨头。这些巨头的历程多有相似:通过大额补贴抢占市场后,他们并未停留在价格战阶段,而是不断开拓产业链,将出租车、专车、快车、代驾等收入囊中,依赖每天庞大的订单量吸引广告投入,又根据自身平台优势试水卖车、电商等服务,最终笑傲市场。可见,在小而专领域通过创新手段找到空白点,再深耕市场慢慢做大,丰富产业链,才能摆脱昙花一现的命运。
总的来说,告别烧钱模式的O2O市场,短期难免有些阵痛,然而新一轮淘汰赛对行业发展尤有裨益,机遇与挑战并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轮淘洗后相信O2O又会迎来新的春天。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