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016年是深化标准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在2015年相继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行动计划(2015-2016年)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3个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对我国的标准化改革进行了从整体战略设计到具体的战术行动部署之后,今年标准化改革的中心工作无疑是抓好落实,将标准化改革全面推进和推向深入。
如何更好地实现和落实好标准化改革?在去年年底的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国务委员王勇在讲话中做出了一个重要指示和部署:要积极实施“标准化+”行动,实现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生态文明、消费升级和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
实施“标准化+”行动,这既是落实和推进标准化改革的应有之义,也能发挥标准在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以及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作用。到底什么是“标准化+”行动,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和说法,但从另一个热词——“互联网+”之中,或许可以得到答案和有很好的借鉴。2015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当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互联网+”一下子就成了热门词汇。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注释:“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互联网+”的出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互联网已经深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与每个行业都密切相关。从与行业的关联度来看,标准化与之有着极高的相似度,无论是一二三产业还是融合性产业,甚至是国家治理与社会管理等等,都与标准化直接相关,都需要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因此,不妨以“互联网+”的方式积极实施“标准化+”行动。
在国务院去年出台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分别提出了“互联网+”创业创新、“互联网+”协同制造、“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智慧能源、“互联网+”普惠金融、“互联网+”益民服务、“互联网+”高效物流、“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便捷交通、“互联网+”绿色生态、“互联网+”人工智能11项重点行动,充分展现了互联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和“互联网+”无处不在的魅力。以此来看,“标准化+”行动同样可以涵盖现代农业、智能制造、物流服务等一二三产业的各个方面,最终实现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生态文明、消费升级和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
目前,在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为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而在一些省市,也同意提出了要开展“标准化+”行动,比如山东青岛就提出来要把“标准化+”作为一项城市战略来抓,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强化问题导向,加快构建具有国际水平的青岛标准体系,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发挥好青岛的作用。这些都为今年积极实施“标准化+”行动,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与范本,也使得以“互联网+”的方式积极实施“标准化+”行动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