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赵展慧:市场开放 垄断就难
//m.auribault.com 2015-11-25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互联网企业强强联合,一些人担心会形成垄断可以理解,但避免对市场竞争的伤害不在于限制强强联合,而在于保障市场充分地开放并鼓励创新

  前一刻还是冤家,转眼间又成了一家——今年以来,互联网企业频频合并,让人直呼“看不懂”。滴滴与快的、携程与去哪儿、58同城与赶集网……近日,美团与大众点评也迈出了联姻的步伐。

  这些“欢喜冤家”们,业务大多具有同质性,合并不是为了延长产业链,更多的可能是“打累了”,终止“烧钱”比赛。合并方纷纷表示,在一起既增加了市场份额,又能将财力、精力更多地花在新业务上,对双方都有好处。但是,面对这些合并案,不少人开始担心:强强联合后会不会造成垄断?企业会不会由此减弱了创新的动力?企业安好了,对消费者来说是不是晴天?政府部门该不该限制其合并?

  到底会不会形成垄断,或许可以从多维角度来分析。

  从消费者福利来看,互联网产品往往不存在给消费者带来价格上涨的问题。有人抱怨,滴滴快的合并之后降低了补贴的力度。不过,优惠少了并不等同于利益受损,价格没有高于普通打车。合并后如果企业把资金更多用于创新服务与规范运营上,对消费者来说何尝不是另一种福利。而且,同领域内的其他企业正跃跃欲试、加速扩张,消费者不会一下子“没得选”。

  再看看创新的萌发是否会受阻。QQ火了,微信来了,微信火了,红包来了,即使是巨头也在不断自我创新,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争先恐后地推出新技术,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不被自己颠覆就会被别人颠覆。

  最为关键的是,互联网产业近于零门槛、零壁垒,这意味着很难有哪家企业能够阻止竞争对手进入同一行业,强强联合不等于可以高枕无忧。比如网购市场中,即使是阿里也难以一家独大,京东在崛起,蘑菇街、美丽说、小红书等网购平台也纷纷壮大。只要有合理的盈利模式,小企业照样能存活得很好。反倒是有的巨头合并后,“大”而不“活”,退出了市场,比如土豆与优酷两大视频网站合并,却难敌爱奇艺、搜狐等后来居上者。

  更何况再高的市场占比也垄断不了用户需求。独立自主的用户们用脚投票的速度很快,跟不上他们的需求就会被抛弃。任何一个互联网巨头恐怕也没有把握将用户永远握在自己的手里。争夺垄断地位不应该是企业的追求,用户需求才是发展动力。

  可见,在以“开放、共享、用户至上”为核心特征的互联网经济时代,垄断已不那么容易形成,即使在“强强联合”之初形成相当高的市场占比,也可能很快会被新进入者打破。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产业边界越来越模糊,新技术会以出乎意料的方式拓展市场,新对手可能会出现在原本毫不相干的领域。一旦技术与环境相适应,游戏规则可能就会被重构,比如PC时代的霸主可能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没落。在互联网经济时代,“丛林法则”可能依然会存在,但天高任鸟飞的“天空法则”也越来越被崇尚。互联网企业出现强强联合,一些人担心会形成垄断可以理解,但避免对市场竞争的伤害不在于限制强强联合,而在于保障市场充分地开放并鼓励创新。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