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刘兴国:国企去杠杆堵不如疏
//m.auribault.com 2015-11-10 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如何有效推动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实现去杠杆,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水平,无论对政府来说,还是对企业而言,都是一道棘手的难题。推动国有企业去杠杆,堵不如疏,尤其在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现阶段,与其简单抽贷压贷,不如更好支持其做强做优、提升资产质量。当然,更离不开国有企业自身变革,应鼓励其通过债券市场进行融资,最终实现去杠杆的目标

  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9月末,国有企业负债总额为77.68万亿元,比年初净增11.12万亿元。其中,中央企业负债比年初净增7.50万亿元,地方国有企业负债比年初净增3.63万亿元。

  其实,自去年四季度以来,高负债水平就在很大程度上侵蚀着国有企业的经营利润,造成其盈利能力持续下滑。如何有效推动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实现去杠杆,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水平,无论对政府来说,还是对企业而言,都是一道棘手的难题。

  在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现阶段,国有企业去杠杆不能简单采取抽贷压贷的方式。因为抽贷压贷或许可以在短期内降低企业负债率,但从长期来看,却将加剧传统产业企业的失血状况,造成企业持续亏损,企业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负债率不降反升。换句话说,简单的抽贷压贷,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去杠杆的目的;实现国有企业去杠杆,必须探索新路径。

  推动国有企业去杠杆,堵不如疏;与其简单抽贷压贷,不如更好支持其做强做优,提升资产质量。我国企业在做大规模上已经取得不小成绩,但技术层面还缺乏核心竞争力、品牌塑造上也刚刚起步,离打造拥有国际话语权的世界一流企业还有很大差距。为此,金融市场应大力支持我国企业打破低端化锁定陷阱,逐步向高端化迈进,持续提升企业附加值率,以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而不是负债的增长来做大企业资产规模;应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升城乡收入水平,通过增加有效需求提高企业资产使用效率,加快资金周转。总之,不应过多依赖行政化手段,以强制拆除的方式化解产能过剩压力,否则,只会阻碍企业去杠杆进程。

  推进国有企业去杠杆,应加快发展股权融资。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经验表明,股权融资对去杠杆具有决定性作用。我国股权市场发展滞后,绝大多数企业难以通过股权市场实现融资;以解决国有企业融资为创设目标的我国证券市场,由于上市指标有限,只为少数国有企业提供了股权融资服务。因此,应加快推进注册制改革,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通过主板、创业板、中小企业板、新三板及将要设立的战略新兴产业板上市融资;应培育和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发展私募股权投资,鼓励创设天使基金、种子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促进非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发展。

  解决国有企业去杠杆问题,离不开国有企业的自身变革。盲目做大避免被并购的冲动,只会导致部分国有企业脱离市场需求,强行进行投资扩张,最终导致产能过剩和负债高企。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合理使用债务性融资工具;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国有资本监管,规范国有企业投资决策流程,尽可能避免因投资失误形成不良负债。同时,还应继续推进企业债券发行制度改革,鼓励更多国有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进行融资,以相对较低利率的债券融资替代高成本的银行融资,缓解其还本付息压力,最终实现去杠杆的目标。

  (作者系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