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一款名为“水滴直播”的网络平台中出现全国多地学校的课堂直播画面,引起关注。参与视频直播的学校涉及多个省份,从幼儿园至高中毕业班均在其中,直播场景多为教室,也有学生宿舍。家长对此态度不一,有人认为这能让他们“见证孩子的点滴”,也有家长担心出现安全隐患。有学生则坚决反对,“就算是为了监督学生,结果向公众直播,也太不顾忌学生隐私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校园直播的大军中,教室与宿舍等校园场所都被置于镜头之下,这也引起了较大的舆论争议。其实,这种随着直播新技术而来,并监督学生的新模式,能够在社会层面里引发较大的争议,就在于其属于“公开直播”,这里就有一个“隐私权”的问题。
从法律上来说,这样完全公开式的校园直播确实涉嫌对个人隐私、数据安全、人身安全的侵犯。再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样某种程度上侵犯学生隐私的公开直播,还可能给学生本身带来一种现实不适感,因为没人喜欢被别人随意监视。往深了讲,这不仅是对学生相关权利的一种侵害,更有可能给学生带来一些安全的隐患。
退一步讲,即使学生可以接受这种公开式直播,那让学生在面向整个社会的完全透明中,上下课、睡觉,对他们正常的校园生活也会带来一定影响,甚至会带来心理问题,这也算是“隐私权”问题带来的次生伤害。
其实,学校进行校园直播的初衷是想更方便监督学生并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校园生活,如此初衷也可以理解。有人会说,靠这种直播的方式来监督学生,是一种懒惰的管理思维在作怪,其实不然。学生的校园监督和家校联系现在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这里不存在懒惰不懒惰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进行校园监督和家校联系的问题。显然,校园直播在这方面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其本身的存在也有一定现实意义。
而且,要知道,在校园直播出现以前,大部分学校也都有摄像头,只不过只有学校的监控室能看到,这也算是一种有现实局限性的直播。但要注意的是,那时候的直播并没有引起波澜,学生们大多也都接受,还能规范学生的校园行为,也有着较好的监督效果。这便是现在的完全公开式校园直播需要反思的地方。
现在的完全公开式校园直播,说白了就是对过去那种摄像头监督模式的一种技术性现实改进。但是,技术改进了,思维也得跟得上。过去的那种模式,只有学校的相关老师才能看到,是有现实针对性的,几乎跟隐私权扯不上关系,也就没有所谓的直接侵害与次生伤害。可现在的情况是,对隐私权的侵犯成了现实,这是最明显的区别。在如此情况下,推行直播的学校和老师相应隐私意识的提升,便是最需要跟上的具体思维,这也是目前实际中最欠缺的方面。
即使真要进行完全公开式的直播,那也得经过每一个学生、老师和家长的许可才可以,哪怕只有一个人不同意,这样的直播就不该存在,这应该是原则,也是隐私意识的现实凸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