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黑托管”遍地开花,监管干嘛去了
维扬书生
//m.auribault.com 2016-09-14 来源: 长江网
分享到: 更多

  本月6日,南都报道《小学午休一席难求学生无奈上“黑托管”》,引起了多方关注。到底广州全市持证的托管有多少家?南都记者通过广州工商局了解到,目前登记经营范围为“学生托管”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仅15家。而仅在一所学校附近1000米以内,就有提供托管服务的场所至少10家以上。需求量之大跟正规军之少,何以如此悬殊?手续多、门槛高、利润微、需求大是“黑托管”遍地开花的主要原因。(9月13日《南方都市报》)

  广州从事托管工作的正规机构只有区区15家,而无牌无照的“黑托管”却遍地开花,其原因是按照工商部门的规定,托管机构的教师必须有教师资格证,生活老师要有健康证,如果提供午膳等餐饮服务,根据《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需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如提供午休等住宿服务,根据《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还需办理《特种行业许可证》。倘若要按照这些规定逐项办理,营业成本就太高了。而托管本身做的就是街坊邻居生意,单靠每天接送孩子所收的费用盈利额其实很低。“像这个小区,托管费用一般在700-750元(单午托),假设一个托管午托晚托都能收10个孩子,一个月的收入也就是在15000元左右。而这个小区两房的房租至少在4000元以上,一个托管点至少要请3个老师,能有多少利润可想而知。如果还要办理这么复杂的手续,谁还会去办这个托管班?”

  于是乎,因为门槛过高,好多人望门却步,索性就不迈这个门槛了。这就像许多城市限领摩托车牌照后,好多人“知难而退”索性无牌无照在路上狂奔一样。

  说到底是手续多、门槛高、利润薄、需求大导致广州的“黑托管”遍地开花。

  这是不是说明工商部门的那些规定本身就不合理呢?平心而论,广州工商部门的那些规定不但合理而且合法,每一条都经得起严格的推敲,每一条规定的初衷都出于为被托管学生安全和健康考虑,那15家正规的托管机构,无论是营业面积还是人员素质或餐饮质量,都是经过严格审查的,属于信得过的托管机构。可是广州的托管市场蛋糕实在太大了,15家正规机构根本吃不了,那些没有资质的托管机构瞄准了这一巨大商机,纷纷前来分一杯美羹。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下子广州的“黑托管”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

  从报道中可以看出,广州“黑托管”从“地下”转到“地上”,明目张胆地和正规托管公开争抢市场蛋糕,场面异常火爆。可以想见,广州“黑托管”泛滥肯定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笔者想问的是:这么多“黑托管”机构涉嫌非法经营,监管部门干嘛去了?

  据此就论定广州工商监管部门失职或渎职,也许失之武断,但广州工商监管部门执法不力却是不争的事实,否则“黑托管”怎么可能会遍地开花呢?解决这一久拖不决的问题,有两个办法:要么坚持标准,不达标准坚决取缔,要么降低门槛,让基本符合条件的机构跨进门槛,成为正规托管机构,逐步将“黑托管”挤出市场。

  笔者以为,广州工商部门对托管机构的登记要求明显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差距,如果制定的是商家“跳一跳够得着”的入门标准,哪里会有那么多人冒着被查封的危险去从事非法经营呢?至于街道联合公安、工商、安监、城监、食监等部门进行的联合检查,基本也就是走走过场,联合检查之前,许多商家说不定早就听到风声,检查之日关门歇业以“配合”多部门执法检查。风声一过,涛声依旧。正规托管机构与“黑托管”井水不犯河水,继续相安无事,完全是因为广州托管市场的这个蛋糕太大,还没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地步。

  如果广州的工商监管部门认为已有的标准不能修改,登记门槛不能降低,那就要请你们使出洪荒之力,施以重拳彻底整治托管市场的种种乱象,正规托管机构与“黑托管”同台竞争,这本身就是对正规托管机构的不公。诚如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说过的那样:“像自然据说惧怕真空一样,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广州托管市场的蛋糕实在太诱人了,工商监管部门对“黑托管”如继续视而不见,该管不管,那里的“黑托管”只会越来越多,不遍地开花才怪呢。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