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中国也要追求“体育制造之强”
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
//m.auribault.com 2016-08-10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体育器材代表了一个国家体育产业的全方位发展水平,直接折射出国民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既要在国际重大赛事上争金夺银,也要让体育和运动成为大多数国民的生活方式,才能为体育制造提供更大的市场,刺激相关企业的生产达到国际领先水准。

  里约奥运正在进行之中,中国跳水“梦之队”再次延续了辉煌,不断有奖牌入账。看惯了中国跳水运动员在世界大赛所向披靡,但有多少人注意到运动员脚下的跳水跳板是哪里生产的呢? 国家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看起来不起眼的一块跳板,却是高科技的产品,全世界目前只有美国的一家企业能够生产符合国际游泳联合会标准的跳水跳板。

  不仅是跳水跳板,在为中国代表团贡献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的射击赛场上,射击运动所涉及的枪支、弹药、装备等,基本也是被外国生产企业垄断。羽毛球是中国传统的优势运动项目,但羽毛球的部分装备也依然被国外企业垄断,最典型的就是球拍和拍弦。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大量被国外企业垄断的“体育制造”,带来的不仅是该类产品价格的昂贵,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一个国家对国际体育赛事介入度不足,这不免是看得见的遗憾。

  一面是“中国制造”在奥运的基建、大型产品、装备等相关领域的纵深参与,另一面赛场上的体育器材装备中却难觅中国品牌的身影。这个问题,在近几届的奥运会上都有被媒体拿来作比较。作为奥运强国和全球第一大体育用品生产国,体育器材上的“高精尖”产品如此匮乏,确实耐人寻味。

  谈及“跳水板的尴尬”,有网友举出“圆珠笔之惑”来进行对比。如果单从数字而言,3000多家制笔企业、20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约400亿支,中国应是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大量笔头球珠却需要依赖进口。一个制笔大国,为什么制造不出核心的“笔头球珠”?有人认为,和体育器材的制造一样,之所以会出现“圆珠笔之惑”,不是相关的制笔企业不愿意制造,而是它们本身缺乏“工匠精神”,在精专尖制造等关键环节存在不足,从而相关产品不得不进口。

  应该说,这种对比存在部分的合理性,但将“圆珠笔之惑”和“跳水板的尴尬”来进行简单的对比,也有不尽贴切之处。须知一个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与壮大,更与体育氛围和运动的普及程度息息相关。为什么美国的体育用品企业会拥有最先进的跳水跳板生产能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的跳水运动普及度较高,跳板的市场销量较大。因为跳水跳板的更新频率和销售量高,生产企业有利可图,企业也才能够不断投入资金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上。

  如何化解中国的“跳水板的尴尬”?答案已然可以得出。一方面,这需要出台相关政策,甚至是进行资金扶助,以刺激国内体育用品生产企业进行核心技术的突破;另一方面,当体育器材代表了一个国家体育产业的全方位发展水平,直接折射出国民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以及全民健身的社会普及度。既要在国际重大赛事上争金夺银,也要让体育和运动成为大多数国民的生活方式,才能为体育制造提供更大的市场,刺激相关企业的生产达到国际领先水准。

  应当重建这样一种共识:所谓体育之强,也要包括体育制造之强。因为一件小小的体育器材与装备,却很可能是国民整体运动状况的表征。中国是目前全球第一大体育用品生产国,部分体育用品的生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六成以上。不过,国产的体育用品绝大多数是缺乏技术含量的中低端产品。这样一种“倒挂”与尴尬,必须经由推动全民健身、发展大众化体育来化解。我国已将全民健身确定为国家战略,愿全民健身能推动相关体育运动迅速普及,愿中国的“跳水板难题”能尽快被破解。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