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如果只是下调生育、工伤、失业三个小险种的费率,对企业减负和职工增收作用十分有限。真要实施企业减负和职工增收,就该从下调养老、医疗两个大险种的费率着手,并且不能把降费的成本转嫁给企退人员。
上海市昨天宣布,下调单位替职工缴纳的养老、医疗、失业等三项保险费率,其中养老费率和医疗费率各下调1%,失业费率下调0.5%,三项合计下调费率幅度为2.5%.经事先测算,此次费率下调后,全年可为各类企业减负135亿元。
经去年各地相继小幅下调生育、工伤、失业保险费率后,全国“五险一金”总费率微降至职工工资的39.25%.此次上海三项保险费率下调后,由企业与职工共同缴纳的社保总费率仍占到职工工资的43%,占比在全国各省区中最为“吓人”。
此前,广东、云南、贵州等六省已就社保降费率出台方案,六省下调的费率都集中于原本占比较低的生育、工伤、失业等三个小险种领域,对费率占比大头的养老、医疗两个大险种,则采取了绕道走的态度。
社保制度大多数国家都有,类似的“五险一金”外国也得缴,但收缴比例高达职工工资的39.25%,则十分罕见。有鉴于企业社保负担实在太重,在经济不景气的当下,已将不少企业压垮,若再不适度下调企业社保负担,还将有更多企业歇业关张,下调企业社保费率,终被纳入今年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之“降成本”范畴。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人大会议记者会上表示,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是充裕的,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框架下,可以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权,让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阶段性适当下调“五险一金”的缴存比例,总的来说,就是让企业多减轻一点负担,让职工多拿一点现金。至此,全国已有上海、广东等七省市宣布下调企业社保费率。客观地说,七省市动作均不慢,但若论下调费率的“含金量”,离李克强总理要求的“让企业多减轻一点负担”还有不小的差距。
这些年,所谓社保基金“入不敷出”的问题一直被媒体紧盯。2014年,国内有两个省年社保缴费总收入抵不过年总支出,形成了当期支付亏空。去年,当期支付亏空的省份扩大至七个。一些媒体抓其一点不及其余,将当期支付亏空渲染成了整体性入不敷出,引发舆论过度紧张与不安。实际上,七省当期支付亏空不假,却尚有历史结余可用,就算结余也被亏空吃光,中央也承诺会予以补贴。至于全国算总账,就算社保基金一分都收不上来,目前的结余也可使用17个月。以全国一盘棋作考量,社保基金年年呈现为收入大于支出,结余盘子在持续扩大中。截至去年末,全国五险结余总量已达近6万亿元的规模,“社会保障基金是充裕的”所言不虚。
然而,尽管社会保障基金是充裕的,李克强总理又强调要阶段性适当下调“五险一金”的缴存比例,而在实际操作层面,一些职能部门似乎搞起了“拆东墙补西墙”的动作,将每年增加企退职工养老金的比例,从连续11年每年递增10%,悄然下调至今年的6.5%,以此总支出的“结余”,悄悄弥补下调企业社保费率带来的总收入减少。
到去年,经过连续11年递增,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达到每月2200元,今年企退人员养老金若能继续上调10%,人均每月可涨220元。现在改为只上调6.5%,人均每月只涨143元,人均遭缩水77元,年人均实际缩水达924元。去年末全国有企退人员8000万人,仅以上缩水一项,全国即可“抠”出养老金支付总额739.2亿元来。从企退人员嘴里“抠”出这笔钱,对维护养老金总盘子的收支平衡,作用着实很有限,可对于8000万企退人员,却是实打实的切身利益。
如果各省下调社会保险费率,都只在下调三个小险种费率上做文章,对企业减负和职工增收作用十分有限。真要实施企业减负和职工增收,就该从下调养老、医疗两个大险种的费率着手,并且不能把降费的成本转嫁给企退人员,不能让企退人员的利益受到损害。
长江日报:国家当回应“养老金不公”的质疑2009-12-10 |
长江日报:国家当回应“养老金不公”的质疑2009-12-10 |
孙瑞灼:降低社保缴费比例让企业“轻装上阵”2011-03-02 |
吴睿鸫:来一场养老金“并轨运动”2013-01-11 |
快评论2013-04-02 |
管好百姓“养老钱”不能“不作为”2015-01-20 |
不能长期忽视他们的社保空白2015-05-27 |
不能长期忽视他们的社保空白2015-05-27 |
张玉胜:五项举措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入新...2015-06-11 |
别让农民工陷入养老困境2015-11-02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