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昨天,2016年春运正式启动,至3月3日春运结束共40天。相关部门会商预测,春运期间将发送旅客29.1亿人次。与此同时,那些关于春运的新闻亦接踵前来。
就是这样,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一年一度的大迁徙再度开始了。宏大的春运叙事,再次成为每一个人具体的现实体验,也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意见表达。有人在感叹为什么高铁上吃不到方便面;有人称,于某些城市中,买票仍然是一件需要拼体力和智慧的活动。直面乘客感叹,交通管理部门亦有自己的态度,他们有表态,称将重点治理铁路餐饮和黄牛问题;他们有新政策的发布,称允许非盈利网上拼车回家。当然,还有一群人,他们已经准备自乘摩托车回家。
如何来看待这些乱云飞渡般的春运消息?应当承认,尽管春运期间人口迁徙的总次数没有减少,但整体的春运情况确实在得以改善。有越来越多越来越快捷的出行方式被选择,政策也在这个时候展示出特别的温情与宽容,火车站里那种需要彻夜排队购票的经历,一样很难被重演。对于多数人来说,曾经附加于春运之上的悲情色彩,正在得以被消除。然而,依旧很难说,春运就足以成为每一个人有尊严的归途。因为尊严意味着权利,权利意味着无所障碍。
这是一个转型期大国的迁徙模样,却也是亟待深化的春运改革命题:时至今日,应该说,春运中那种原始的供需矛盾已得以很大解决,动辄“买不到票”的感叹声,已越来越少地听见,如此进步当被看到。然而,如何来让所有人都能无障碍地买到票,不用太拥挤地回家?如果我们承认,春运终究是属于“每一个人”的,那么就理当不回避如此改革命题。这需要铁路管理举措日益“市场化”,更需要站在乘客的角度,出台更多人性化与亲民化的制度安排。
回家是美好的。流动的年代里,没有什么比回到故乡更令人向往,因为那里有白发爹娘,有放松的生活,漂泊的心灵可以得到稍稍休息。正如专家所指出,如果城乡差距缩小,如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不再有着天壤之别,那么中国特有的春运,当不会再出现。然而,一切都依旧只是假设。即便到今天,春运仍是整个社会都需面对的考题。让每一个流动的人都有尊严地回到故乡,让春运不再附加其他忧伤的色彩,春运已然开始,铁路部门的深层次改革,也当同步出发。
工人日报社评:“奔跑”的状态源于热情、责...2010-05-13 |
有话直说:谁成就了“楼坚强”2009-06-19 |
吴 肖:向七千万观博者致敬2010-10-25 |
潘良时:铸就坚不可摧的“盾牌”2012-05-11 |
胡印斌:请阳新县公开教补“空饷”去向2012-06-05 |
孙曙峦:狙击病死猪肉不能只靠良心2013-04-11 |
大 林:公民下跪与私绑村官2013-05-07 |
杨金志:莫让不送礼的老实人吃亏2013-09-06 |
张 剑:善款下降也是改革契机2013-09-23 |
白靖利:《老农民》启迪“主旋律”如何叫好...2015-01-2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