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丁 佩:“无保”保障房折射官员“病态”政绩观
//m.auribault.com 2015-11-23 来源: 荆楚网
分享到: 更多

  国家审计署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数据:在贵州贵阳市,3万套保障房竟一直闲置!这些保障房项目共涉及投资85.43亿元,但因为不完善配套设施,老百姓有房迟迟住不进。央视记者来到贵阳市住建局局长办公室,一听采访,局长却直呼自己不是局长!记者在住建局网站上发现,这位自称不是局长的人,正是局长刘朱。(11月22日 光明网)

  没有“保障”的保障房,看似是工程缺位,实则是政绩工程作祟;“不是局长”的真局长,看似是推诿搪塞,实则是责任缺失。当一项惠民措施仅仅是为官方政绩造声势撑场面,耗物资费人力却换不来百姓生活安定,为政者手中的争功砝码,不过是百姓眼前的海市蜃楼;当一个部门的要职人物仅仅做到游刃有余的利进罚退,讲排场走过场只为稳固自己那点官威颜面,媒体百姓前的虚与委蛇,也不过是众人面前的掩耳盗铃。

  同一座城市里,有人拿着好几套房产证畅然无忧,有人却为几百块的房租倍感压力,我们接受这个社会不可改变的贫富差距,但我们更要竭尽全力维护隶属全民的公平正义,而政府部门在其中则是当之无愧的调节杠杆,一定程度上掌控着各阶层的前进步调。

  保障房,顾名思义就是一类面向购房困难的普通群众的保障性住房,作为一项惠民政策,这是百姓生计上的雪中送炭,而不是政府政绩上的锦上添花。这些被部分人当做救命稻草的公共福利,却不知为何成了摆设,房易建,门难进,公共财政上的巨额支出硬生生被消费成了一道“风景”。试问,倘若老百姓早知道这些挂着保障房名号的房子最终不过是面子工程,热火朝天的建设背后又冰冷了多少人的心!

  可笑的是,曾经扬言把推动保障房建设发展、完善保障房管理体系当做中心工作来抓的贵州省贵阳市政府,这次当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惠民工程从来都是一项加速前期建设、狠抓后期保障的长效工作,钱出了、力费了、部门人员用心了,不一定工作就到位了,只要百姓有一日没有真正享受到实惠,任何作为的起步也都将归于零。

  八十多亿的项目投入,三万多套的闲置保障房,当这些“伪业绩”在为领导干部的争名逐利摇旗呐喊、歌功颂德之时,有多少百姓还在为基本生计愁眉不展、奔波劳碌,这鲜明的对比就是赤裸裸的反差,也是最具震慑力的讽刺。如此明显的监管“黑洞”,相关部门却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看起来是保障房体系的“隐疾暗病”,实则是监督体系的免疫系统的先天不足。

  一处处闲置的房屋,消费的不仅仅是资源,更是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和依托。媒体面前的左躲右藏,折射的不仅仅是心虚做派下的无所适从,更是唯“政绩”是从的病态职业观的真实表现。少一些假大空,多一些真细实,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这才是政府官员应该有的基本姿态。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