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别让洋节日成了“受罪日”
于兴杰
//m.auribault.com 2015-12-25 来源: 中工网—《辽宁职工报》
分享到: 更多

  圣诞已至元旦临近,消费市场因节拉动,商家纷纷打出“年终庆”“圣诞经济”、“元旦”聚拢人气。而本周,最红火的要数圣诞礼品市场,圣诞树、圣诞帽、平安果旺销,而冠以“平安果”的苹果身价翻倍,其中国产苹果最贵50元一个,进口“世界一号”120元一个。

  洋水果贵原是由于其中所含的以劳动时间较多的因素所决定的,但是一个进口苹果卖到了120元,则实在不免让人瞠目结舌,其中不免有商家的炒作效应,但是一些消费者的不理性的消费理念则也对这种“节日”奢侈品的出现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趋利避害是人与世间万物共同的本性,所谓“平安果”,其实就是苹果,取苹的谐音,寓意平安,其中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祈盼与祝愿。随着中外交往的日益加深,圣诞节和平安夜也随之深入中国人的生活中,而“平安夜”吃“平安果”、为来年许愿的庆祝方式也普遍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一个苹果经过一张塑料纸、几根彩带的包装与装饰,苹果完成了从普通的水果到礼品和祝福的华丽转身,随之而来的价格也是陡然而起。

  盲目地过洋节、吃洋果同时,也在受着洋罪。花120元买一个苹果虽然让我们还不能将其与奢靡之风划上等号,但是其间攀比心理的滋生、奢侈消费的泛滥则是值得人们提高警惕的。120元一个的苹果吃在嘴里,不知道是个什么味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人的感觉是“酸酸”的,虽然说各人有各人的消费理念、消费承受能力,但人类毕竟不是就知道吃的动物。早在战国时代,孟子就告诉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只知道吃的人是难免腐化堕落的,只知道吃的民族是难免败亡的。

  盲目地过洋节、吃洋果,我们不能盲目地将之与崇洋媚外联系起来,因为在消费“洋节日”、“洋水果”之前,我们已经在消费我们的传统节日了。春节、端午、中秋、国庆这是我们的节日,这些节日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民族、社会安定和谐的纽带,同样西方的圣诞节、感恩节也有着同样的文化功能。我们不能仅仅为了吃喝、为了消费而过节。

  我们过节不是为了受罪,同样过洋节更不是为了受洋罪,其实,不论是过洋节,还是过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我们最需要的是将其中爱国、孝亲、友善的理念传承开来、传承下去。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