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退休厅官毕国昌自曝“被三亚城管欺负得只剩裤衩”一事再现波澜——12月12日,一则名为《最新视频铁证!扒开毕厅长的丑陋嘴脸!》的文章在网上再引热议。文章用多段监控视频证实,毕国昌当天在自行车与衣物被城管扣走后,并非如其自述的“虚弱地走到市政府”,而是打车前往市政府,并在过程中回过一趟家。毕国昌回应承认自己有所隐瞒,就此向公众及媒体道歉。(见12月13日《新京报》)
至此,“厅官裸奔事件”喧嚣已超过一周:12月7日,三亚官方在微博公开致歉,并对涉事城管做出处理;12月8日,天涯区一位副区长携涉事城管前往毕国昌住处致歉。想不到新闻再次反转,现在又要“扒开毕厅长的丑陋嘴脸”。
这样的反转已不是第一次。比如在毕国昌自曝“被欺负得只剩裤衩”后,就出现了城管发问“小城管惹不起大厅官”,现在“扒开毕厅长的丑陋嘴脸”只是“梅开二度”。然而,刻意渲染当事人的身份以及存在的夸大其词,能够否定新闻的主体事实吗?
舆论之所以关注该事件,是因为从中看到了旅游形象、治理水平、投诉渠道不畅、人性化执法缺失等问题,而这与当事人的身份并无直接关系。毋庸置疑,维权应实事求是,不能虚构、夸大问题。但置身具体情境中,面对公权力的冷漠和强势,当事人采用点“艺术手法”,也是屡见不鲜的事。诚然,这一做法不值得提倡,但有必要分析是否影响到了事件的真实性。就此事而言,当地城管的不足显而易见,否则当地也不会承认错误、处罚城管。
而且,当事人不当之处也不应成为权力紧盯的对象。现实中两人争吵,一方在无法否认对方质疑的情况下,常把矛头指向:你也有问题、做得不足。就好比客人批评餐馆卫生不好,餐馆却说你头上有头屑。这种做法显然不具有道德上的正当性,亦非处理问题的正确态度。对于公权来说,这种做法尤其忌讳,看不到雅量和解决问题的坦诚,只会把问题拖下“死水沟”。
“厅官裸奔事件”越反转,越令人失望。正如人们想问的,监管录像从哪来?一般公民很难调阅到公共场所的监控录像,人们难免联想到可能是从公共部门流出的。无论是有意泄漏,还是因管理不当而造成泄漏,公共部门的责任都不能抹去。这一过程若是由好事者主导的,则是帮了倒忙。即便与己无关,只是坐看“撕脸”,有关方面也会自毁形象。
僵尸肉照见新闻职业精神的衰退2015-07-14 |
王 聃:在新闻反转中做一个等待真相的人2015-09-23 |
舒圣祥:三亚城管扣车无关“厅官”身份2015-12-08 |
王 琳:退休厅官VS城管,悲情维权的三亚...2015-12-08 |
舒圣祥:泳客“裸奔”暴露城管执法粗陋2015-12-08 |
舒圣祥:泳客“裸奔”暴露城管执法粗陋2015-12-08 |
王 琳:退休厅官VS城管,悲情维权的三亚...2015-12-08 |
封寿炎:讨论“老人裸奔”,不该盯着“他是...2015-12-09 |
李 杏:真相不能总靠“反转”出现2015-12-14 |
徐云鹏:最新视频铁证究竟扒开了谁的丑陋嘴脸2015-12-1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