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社评-正文
“登报摘牌”,捍卫荣誉称号的纯洁
郭振纲
//m.auribault.com 2016-04-05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只有保证各类荣誉称号名副其实,才能预防出现荣誉称号创建时与创建后两个样的现象,才能遏制一些地区和单位将荣誉称号当做少数人的“面子工程”,才能确保荣誉称号具有典型示范价值。

  据《工人日报》4月4日报道,3月31日,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在甘肃省级党报刊登了一份名为“撤销部分文明县文明单位文明村荣誉称号名单”的公告,被“登报摘牌”的18家单位中,不乏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甘肃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省级知名单位。被摘掉的荣誉称号包括“省级文明县”“省级先进县”“省级文明单位”等。据了解,对荣誉称号进行公开“登报摘牌”,在当地是第一次,因而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荣誉称号创建活动不少,一些地方和单位通过各种创建活动,提升了本地区和单位的管理水平及公众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但同时,也有一些地区和单位获得荣誉称号后,放松了要求,出现了种种与荣誉称号不相符的现象。甘肃省此次对一些地区和单位荣誉称号公开“登报摘牌”,无疑是一次重要的纠偏行动,是保持荣誉称号纯洁性的有力举措。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荣誉称号名副其实,将产生突出的正向效应,激励人们奋发上进;荣誉称号名不副实,往往会产生一定“负激励”,导致评价体系发生混乱。如果获得荣誉称号的地区和单位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行事,表里如一,人们对荣誉称号就会产生一定的仰慕和敬重,精心呵护,竞相效仿;如果获得荣誉称号的地区和单位,在创建时认认真真,获得荣誉称号后松松垮垮,人们就会视其为“面子工程”。因此,保持荣誉称号不“变色”,保持其“含金量”足够高,是创建活动本身的必然要求。

  为防范荣誉称号名不副实,有关部门出台了各种管理措施。比如,中央文明办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动态管理措施》中,就设置了涉及党风廉政建设、公民合法权益维护、扰民劳民等10个领域、30个项目的负面清单,对出现负面清单所列问题的城市,采取扣罚测评分数、限期整改、停止提名城市资格、停止全国文明城市资格1年、取消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等5种惩戒方法。

  一些地区及单位之所以出现荣誉称号名不副实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理缺位。比如,跟踪评价没有及时跟上,处罚措施没有及时到位。对一些获得荣誉称号的地区、单位和个人,迁就的多,严苛的少,以至于一些地区、单位和个人产生了侥幸心理。

  甘肃省文明委对一些地区及单位的荣誉称号“登报摘牌”,既是对该省存在与荣誉称号不相符合现象的地区和单位采取的正本清源行动,更是对所有地区和单位的警示和教育行动。虽然“登报摘牌”摘掉了一些单位的“面子”,但却捍卫了荣誉称号的纯洁性、先进性。

  其实,类似的整肃行动对于更多的地方和单位来说,都有必要。凡不符合荣誉称号要求的,都有必要及时清理。只有保证各类荣誉称号名副其实,才能预防出现荣誉称号创建时与创建后两个样的现象,才能遏制一些地区和单位将荣誉称号当做少数人的“面子工程”,才能确保荣誉称号具有典型示范价值。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