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工会

深度报道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周农
2019-08-13 09:04:26

  周农观点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核心在科技、关键在人,离不开一支规模宏大、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与产业发展体系相匹配的现代产业工人队伍。只有把产业发展的动力构建在产业工人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上,我国现代产业体系才有长久动力和核心竞争力,才能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劲支撑。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核心在科技、关键在人,离不开一支规模宏大、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与产业发展体系相匹配的现代产业工人队伍。只有把产业发展的动力构建在产业工人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上,我国现代产业体系才有长久动力和核心竞争力,才能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劲支撑。

  产业工人队伍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产业工人是创新创造的重要动力。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经济的着力点就在实体经济上,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在制造业,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最主要承担者。广大产业工人身处生产制造领域的最前沿,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在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大批懂技术会创新的一线工人正在崛起为创新的主力军。

  产业工人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础。经济新常态的关键词是转型,真正的转型是人的转型。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需要掌握核心技术的科研人员,而且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生产制造技术的高技能人才,没有这支掌握精湛技能和高超技艺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再先进的科技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谈不上以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和一流的品牌,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

  加快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点任务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专门部署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提高产业工人素质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必须全面落实改革方案,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要求,确保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要强化和创新产业工人队伍党建工作,加大在产业工人队伍中发展党员的力度,探索不同类型企业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加强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突出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教育引导广大产业工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要健全保证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制度安排,适当提高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一线产业工人的比例,实行产业工人在群团组织挂职和兼职,落实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鼓励工人代表有序参与企业治理。要着力增强产业工人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强化主人翁意识,把企业建成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让产业工人从内心深处以企业为家,创造性投入生产工作。

  创新技能形成体系。国家层面要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围绕“技能形成体系”统筹发展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加快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坚持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企业参与,加强高校和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提高青年人才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加高技能人才供给。地方层面要加大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投入力度,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推动校企联合办学,发展订单式教育、定向培养,大力培养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改进产业工人技能评价方式,重构有利于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的体制机制环境。企业层面要充分发挥产业工人岗位技能培训方面的主体作用,重视员工职业技能提升,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和劳动竞赛,完善激励政策,激发内生动力,为产业工人队伍技能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拓展职业发展空间。要完善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以贯彻落实《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为牵引,尽快完善按技术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的有关政策,通过探索推行技能人才年资工资制度、设立技术工人补助性津贴等措施,不断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水平,树立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的鲜明导向,让产业工人学习技术有热情、钻研技术有奔头、掌握技术有实惠。要探索完善技能评价制度,增加技术工人技能等级层次,推动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延伸产业工人成长成才链条,努力打破技术工人成长空间的“天花板”。要落实工资平等协商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分配制度向一线工人倾斜,使产业工人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完善配套公共服务。牢牢守住产业工人公共服务底线,形成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产业工人公共服务体系。要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筹措和供应分配,着力解决产业工人住房短缺问题。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地区延伸,通过引进优质资源、依托高校合作办学等方式,让产业工人子女享受优质均等教育机会。要完善产业工人健康服务网络体系,根据产业规划推进园区卫生站点建设,督促落实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要健全产业工人公共文体服务设施,制定服务职工阵地建设中长期规划,加大对产业工人活动阵地建设的支持力度。要加大对困难职工的维权帮扶力度,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化解过剩产能时的产业工人权益问题,力争多转岗少下岗、多创业少失业,做好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

  健全制度保障体系。要健全完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制度框架,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法、安全生产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的修订,让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政策支撑更加有力。要加强源头参与,加大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投入力度,落实好财政投入,推动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机制,特别是抓紧出台加强企业职工教育经费财务管理的制度,明确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比例、调整机制、监督管理等事项,让职工教育经费更加充分用于职工技能提升。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宣传引导,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价值取向,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社会氛围,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成为产业工人的主流精神坐标。要注重青少年劳动意识和习惯的养成,加强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精神的培育,倡导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就业观。要选树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先进典型,让更多的能工巧匠从幕后走到台前,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工人的良好氛围,为产业工人树立更高的社会地位。

  (作者为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 尹文卓

图片新闻

全总要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