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系统思维。工会组织应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发挥协同作用,工会改革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职工需求,构建一套真正以职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职工体系,科学精准、高效地提供满足职工需求的服务产品。
信息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系统思维。纵观世界文明史,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经济模式、社会形态、组织结构以及人的价值观念等都在发生变化。未来社会的逻辑框架,是要充分运用技术,做到科学决策和精准服务。一个智慧社会,基础是服务,核心是数据,流程是智能的,因此必须要有系统思维,才能构建一套现代化的社会治理体系。
社会治理离不开社会协同力量。每当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出现,促进经济模式变化和社会形态的发展,必然要求社会治理模式升级。信息时代最大的特征是社会成员呈现横向流动且分布式结构,趋于复杂化,只有从社会管理到社会协同转变才能适应当下社会。一是线上要做好先进技术,资源和信息要实现连通和共享;二是线下要通过做好覆盖广泛成员的社会组织来协同。
工会组织应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发挥协同作用。一方面要充当党政联系职工的枢纽,另一方面要充当社会组织和社会治理的枢纽。群团组织要增强政治性、群众性和先进性。政治性是工会组织的根本基石,工会组织要在整个国家社会治理体系中起到协同作用,真正帮助党组织解决问题,引导职工跟党走。群众性是工会组织的本质属性。群众性就是要把“做工会的工作”转向“做职工的工作”,让工会工作走到职工中。先进性代表着经济社会新模式、新要素、新体系的开创者,中国工会拥有会员庞大、组织健全、资源众多等优势,这种优势和资源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其先进性必然显现。因此,工会建设要做到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满足职工需求并能优化资源配置和创新信息渠道,同时科学决策、社会协同。
工会改革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职工需求。如今,工会自身和其所处的环境都在发生变化。一是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基于工业社会的经济调控模式和社会治理模式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成员需求。二是工会在信息社会的治理模式变革中占有一席之地。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注入新经济模式,大大增加了变革速度。工会组织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信息社会体系,成为信息时代社会治理模式协同的关键力量。为了完成这一转变,需要对影响改革的各项社会因素,如经济模式、社会形态、思维方式、技术进步等有透彻的了解。
工会组织的社会协同应以职工需求为导向。改革后的中国工会应更加注重作为桥梁纽带的枢纽功能,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增强服务功能。一是维持稳定、良好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稳健增长;二是改善工人工作、福利条件,以提高工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三是兴办经济实体,实现工会直接参与国家经济生活;四是构建线上线下相统一的服务职工体系,运用先进技术参与社会治理。
要实现这些,就需要构建一套真正以职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职工体系。一是组织形态上的转变,各级工会组织的工作不再是简单复制,而是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分工协作。二是服务导向的转变,不再是单向的命令,而是从职工个性化需求出发,提供多样化服务。三是运作资源模式的转变,搭建平台,让社会资源和职工需求精准对接。四是基层工会的运行模式转变,通过与社会组织合作的模式来解决专业化不足和人手不够问题。
信息化时代的工会服务职工工作必须是高效的。目前,就互联网应用而言,工会工作大体分3个层次,一是软件思维,即把传统工作信息化,就是把工会工作运用互联网手段完成,这个层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二是平台思维,即注重与服务对象互动,逐渐形成适合职工需求的服务。三是系统思维,即精准服务和科学决策,应用层为符合职工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服务层为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支持。如今,各级工会已不再是简单复制上级结构,而是根据自身情况规划服务职工工作,分工协同,上下联动。未来,工会应通过流程再造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建立和完善工会组织与社会组织、工会与职工的互动机制,探索建设枢纽型、服务型、社会化、信息化的平台组织形态,让职工和企业在一种全新体验中享有精准的生活保障服务。
科学精准提供满足职工需求的服务产品。工会应具备社会化、专业化、公益化和先进化等要素。要研究工会在社会治理中充当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如何整合资源、如何充当枢纽、有社会化功能。其社会化在于市场专业运营和优化社会资源,专业化在于专业团队和专业技术,公益化在于职工参与、多方受益,先进化则要线上线下统一、技术与运营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