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平原镇坳田村,养殖户在坳田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准备牛饲料(2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新华社贵阳3月5日电题:黔东北“牛村”的“牛算盘”
新华社记者李银、杨洪涛、郑明鸿
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而对于武陵山区坳田村的肉牛养殖户牟钦朋来说,却一向未能“偷得半日闲”。
清扫圈舍、铡草、拌料……在自家的肉牛养殖棚里,他每天都戴着口罩重复着这一套“规定动作”。
“牛每天都要‘吃饭’,我们咋可能闲着呢?”他说,这些牛都是“宝贝”,在家养牛比背井离乡打工划算多了。
他算账说,过去在沿海地区做焊接工,一年能收入10多万元。3年前,他回家种植优质牧草,发展肉牛养殖,“买二三十头小牛,养一年育肥后出栏,每头牛能赚1万元左右,一年下来能挣二三十万元”。
坳田村是贵州省德江县平原镇的一个小山村。村子不大,却是远近闻名的靠牛脱贫、靠牛致富的“牛村”。
“全村330多户,家家都养牛。”坳田村村主任董勇说,仅靠养牛一项,全村1200多人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有1万元左右。
这一切得益于多年前的一次“无心插柳”。
上世纪90年代,坳田村的村民靠种玉米、水稻维持生活。农忙之余,部分村民做起了牛生意。
养牛大户袁国强,20多年前靠贩牛赚钱。“当时经验不足,买牛的时候买贵了。”袁国强说,没办法把买来的3头牛牵回了家,先养着,过段时间再卖。
一个多月后,牛“肥了一圈”,每头赚了100多元。
尝到甜头的袁国强不再做“牵牛”的生意,他贷款3000元,开始发展肉牛养殖。
袁国强的“意外之喜”在村里不胫而走,村民们纷纷效仿,开展散养肉牛。渐渐地,养牛成了坳田村的新景象,村民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也吸引了像牟钦朋这样的村民,回乡打起了“牛主意”。
然而,坳田村的“养牛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董勇说,刚开始,因为不熟悉市场规律,加上缺乏技术支撑,有的养殖户时有亏本。2007年,在德江县农牧技术人员支持下,村里决定种植优质牧草开展规模性养殖,培育短期肥牛。
没想到,这个决定让更多村民参与养牛,坳田村开始真正变身成为“牛村”,“牛算盘”也越打越响。
“现在养牛技术非常成熟,防治疫病更是‘小菜一碟’。”董勇说,村里已经形成了“牛—粪(沼)—粮(菜、茶、花椒)”循环经济模式。
坳田村的养牛致富佳话,引起了德江县的重视。2017年以来,全县共投入2.86亿元发展肉牛产业,通过推广能繁母牛(肉牛)代养、建立养牛园区、“公司+牧草基地+农户”等模式,肉牛存栏达13.6万头,带动2.16万户农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