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剑指三顽症,重在建机制
——透视2014年政府反腐倡廉“路线图”
刘元旭 刘景洋//m.auribault.com2014-02-16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更多

  

  新华网北京2月13日新媒体专电 2月11日,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专家认为,透过此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六点要求可以看出,今年政府反腐倡廉工作的“路线图”主要剑指三大顽症,重在抓改革建机制。

  剑指超支超编 严控经费支出

  坚决停止新建和改扩建政府性楼堂馆所;严控机构编制和人员;确保“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只减不增;把政府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对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实行审计监督全覆盖……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再次为公共资金使用装上“安全锁”。

  “这些要求,直指当前一些地方和单位经费超支、人员超编问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这一问题不仅造成政府公共财政资金浪费,也容易引发群众不满。

  审计署1月底发布的关于36个县2012年机构运转支出情况的审计调查结果显示,问题主要集中在机构人员超编、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超预算支出等方面。江西省前不久的专项检查中同样发现,截至2013年10月底,各级党政机关共超职数配备干部5202名。

  竹立家认为,选人用人、公共资金使用是容易滋生腐败的两个重要方面,加强编制和预算管理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对于个别地方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方面仍存在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顶风违纪现象,必须常抓不懈、从严治理。

  剑指权力寻租 扎紧制度篱笆

  进一步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清理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公布审批事项目录清单;把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等腐败易发领域,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建立健全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切实解决“跑部钱进”问题……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上针对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加强反腐倡廉基础制度建设提出多项要求。

  “强调工程建设、行政审批、政府采购等‘易腐点’抓住了治理权力寻租的关键点。”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增科认为,很多权力和资源由部门掌握,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很多时候往往有求于部门,易产生寻租空间,加之决策“一支笔、一言堂”问题一定程度存在,导致一些领域腐败问题多发易发。

  以要项目要资金为例,为争取到项目和资金,有些地方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托关系,走后门,甚至送钱送物打点,现象虽属个别,但易产生不良影响。

  “针对权力寻租多发易发问题,一方面要提高查处概率、加大惩处力度,对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零容忍、出重拳,另一方面也要大力推进基础性制度这个长线工程建设,发挥扎紧制度篱笆的釜底抽薪作用,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何增科说。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认为,让权力在法治下运行,是廉洁政府建设的根本保证。着力解决权力寻租问题,还应健全反腐败法律体系,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和法律管权、管钱、管人,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真正形成不能贪、不敢贪的反腐机制。比如制定“重大决策程序条例”,解决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问题,约束行政决策权;制定“行政组织和编制法”,确保按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

  剑指暗箱操作 推进公开透明

  所有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都要详细公开;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房分配、医疗服务收费、高校招生、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招录等信息,都要明明白白地公示……这是李克强总理对深入推进政务公开、防止权力滥用和暗箱操作提出的明确要求。

  何增科认为,这些年我国在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透明政府方面采取了不少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群众的期待、打造廉洁政府的需要仍有差距。加大政府反腐倡廉力度,需要更好地赋予公众、媒体等知情权、监督权,而这离不开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让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容易滋生腐败问题的运行环节全部公开透明。

  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王爱丽说,在各种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上,如果信息公开做不好,就会为权力滥用和暗箱操作留出空间。要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运用“制度+科技”手段,推动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使权力运行全程留痕,可视、可控、可查、可纠,压缩暗箱操作和权力滥用、私用的空间,让阳光照进权力行使的每一个角落。

  “长远来看,可考虑制定‘信息公开法’,增强政务公开的法律约束力,以更好地将公权力活动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马怀德说。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