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培育工匠精神的路径分析-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理论

工运前沿

新时代培育工匠精神的路径分析

赵敏
2020-08-31 07:20:11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观点

  ●新时代需要各行各业成千上万的工匠,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培育职工工匠精神,要培树工匠意识,培育职业技能,厚植工匠文化,投身工匠实践。

  工匠精神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劳模精神、职业精神的重要体现。新时代需要各行各业成千上万的工匠,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培育职工工匠精神,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培树工匠意识。工匠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前提是需要职工树立工匠意识。工匠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和精神力量,各行各业的职工,要把工作做得出色,都需要工匠精神。只有人人具有工匠意识,才能时刻以工匠的标准要求自己,把成为行业工匠作为目标追求。工匠意识的形成需要通过宣传培育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开展工匠精神事迹报告、专题宣讲;需要激发广大职工学习工匠精神的热情,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行家里手学,唯有博学善思,才能看得更远,理解得更透。

  第二,培育职业技能。扎实的职业技能是成为行业工匠的基石。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要职业技能高超,都称得上是行业工匠。要想方设法提升专业水平,通过加强教育培训,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岗位、不同特点,开展多方位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和职工技能水平;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岗位练兵、技能比武,营造比学赶超的热潮,练就独门绝技。

  第三,厚植工匠文化。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工匠文化的滋养,这是培育工匠精神的落脚点。必须要在全社会营造富有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使之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强化工匠精神的宣传和扩散,营造出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技能的文化氛围,为培育工匠精神提供适宜的土壤;开展体现工匠精神的文化活动,如职业技能竞赛,举办各类大师、名师、巧匠的作品展览,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近距离感受独具匠心的创作,体会工匠精神的精髓。通过以上举措,在全社会厚植精益求精、崇尚品质的工匠文化。

  第四,投身工匠实践。工匠不会凭空产生,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每一个工匠都是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培育工匠精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思考与实践。以精益求精的思维想事、作风干事,努力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把每一件小事做到完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对消费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唯有广大职工躬身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实践,才能为广大人民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要实践工匠精神,就要耐住寂寞、经住诱惑,滴水穿石、聚沙成塔,善作善成。任何工作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持之以恒、苦干实干,才能积跬步成千里,由量变到质变。用锲而不舍的精神,潜心钻研、稳扎稳打、脚踏实地、全心全意投入,才能达到工作的完美和极致。

  (作者单位:中共临沂市委党校)

编辑: 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